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已經滿一個月了,這個開幕前被外界廣為關注的會議,今天已較少被海外傳媒提及。儘管如此,內地各類關於三中全會決議的解讀課程仍受歡迎。上海一間民間研究機構的三中專題研討班,短短一天課程,收費8800元(人民幣,下同),社會需求管窺一斑。
解讀中共三中全會兩萬字決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文件中多次出現:堅持、加快、逐步、探索等詞彙,既可做動詞,也可做形容詞,每個詞在不同表述中有不同的含義。不過,觀察三中之後官方近一個月的動作,可以作為對該次會議的一種解析方式。
推法制反腐 成效尚待觀察
近來關於前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被拘禁的傳聞不絕於耳,版本不斷更新,但中紀委尚未有任何回應。11月27日,中共下發黨內法制5年規劃綱要。這份被自由派人士批評為「黨法高於國法」的綱要提出,制定「黨法」,「憲法為上、黨章為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認為,既然中共選擇以法治方式反腐敗,自然就必須健全、完善黨內法規。
12月4日是內地法制宣傳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率500名法官向國旗宣誓:忠於人民;忠於憲法。過去這兩個「忠於」前還有一個「忠於黨」。
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其中一條是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副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備專車;中紀委披露的信息是,將推行新提拔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建立對國家工作人員配偶子女移民國外的健全管理制度。
這些,應當都是三中全會推進法制、反對腐敗規劃中的內容,當然,能否順暢推行尚待觀察。內地報章《南方周末》稱,三中提出推動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表面看對基層法院、檢察院是個福音,不過有地方法院官員感嘆說:「獨立的身分是和獨立的責任聯繫在一起的。我們法院現在還不具備足夠多的資源和權威的時候,我們是不希望獨立的。」
登記不動產 摸清官員家底
三中全會宣布將成立中央經濟改革領導小組,一個月後,這個「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的中樞機構仍未面世,但國務院多個部委已做出改革動作。教育部就改革高考制度徵求意見,如不再分文理科、英語考試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按照三中「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要求,中證監宣布將於下月重新啟動IPO(批准新股上市)。國務院「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的決定最引人關注。這項決定改變原先由多個部委合作管理的模式,改由國土資源部一家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目的是提高效率,便於追究責任。
這個信息意味數額龐大的黨產、軍產物業也將列入登記範圍。有內地傳媒將此舉形容為「貪腐者的噩夢」。這是李克強自今年7月對全國省、市、縣、鄉4級政府進行194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地方財政審計後,又一次「摸清家底」的行動。
連串改革 不及80年代振奮
上述信息表明,一項涉及廣泛領域的改革計劃已經啟動,它與1980年代改革的不同之處是,沒有像當年那樣振聾發聵、振奮人心。
最近烏克蘭、泰國的局勢相信給北京一種提示。習近平關於「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顛覆性的錯誤」之警告,經常被官員在不同場合提及。如果按照官方公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人均住宅面積30平方米、每平方米1萬元價格計算,全國大約有價值180萬億個人房產、22萬億的A股市值、逾百萬億銀行存款餘額,這些都是國人擁有的財富,雖然其中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均。
「改革」一詞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出現137次,但三中決定暗藏的邏輯是「穩定」。當局的思路是,改革促進發展,發展帶來穩定。兩個月前李克強為全國工會代表作「內部報告」時說,經濟增長下降1%,減少130萬個就業機會。解決巨大的就業壓力,唯有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鼓勵年輕人創業。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
(作者電郵:heyiwen2008@gmail.com)
解讀中共三中全會兩萬字決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文件中多次出現:堅持、加快、逐步、探索等詞彙,既可做動詞,也可做形容詞,每個詞在不同表述中有不同的含義。不過,觀察三中之後官方近一個月的動作,可以作為對該次會議的一種解析方式。
推法制反腐 成效尚待觀察
近來關於前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被拘禁的傳聞不絕於耳,版本不斷更新,但中紀委尚未有任何回應。11月27日,中共下發黨內法制5年規劃綱要。這份被自由派人士批評為「黨法高於國法」的綱要提出,制定「黨法」,「憲法為上、黨章為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認為,既然中共選擇以法治方式反腐敗,自然就必須健全、完善黨內法規。
12月4日是內地法制宣傳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率500名法官向國旗宣誓:忠於人民;忠於憲法。過去這兩個「忠於」前還有一個「忠於黨」。
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其中一條是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副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備專車;中紀委披露的信息是,將推行新提拔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建立對國家工作人員配偶子女移民國外的健全管理制度。
這些,應當都是三中全會推進法制、反對腐敗規劃中的內容,當然,能否順暢推行尚待觀察。內地報章《南方周末》稱,三中提出推動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表面看對基層法院、檢察院是個福音,不過有地方法院官員感嘆說:「獨立的身分是和獨立的責任聯繫在一起的。我們法院現在還不具備足夠多的資源和權威的時候,我們是不希望獨立的。」
登記不動產 摸清官員家底
三中全會宣布將成立中央經濟改革領導小組,一個月後,這個「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的中樞機構仍未面世,但國務院多個部委已做出改革動作。教育部就改革高考制度徵求意見,如不再分文理科、英語考試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按照三中「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要求,中證監宣布將於下月重新啟動IPO(批准新股上市)。國務院「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的決定最引人關注。這項決定改變原先由多個部委合作管理的模式,改由國土資源部一家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目的是提高效率,便於追究責任。
這個信息意味數額龐大的黨產、軍產物業也將列入登記範圍。有內地傳媒將此舉形容為「貪腐者的噩夢」。這是李克強自今年7月對全國省、市、縣、鄉4級政府進行194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地方財政審計後,又一次「摸清家底」的行動。
連串改革 不及80年代振奮
上述信息表明,一項涉及廣泛領域的改革計劃已經啟動,它與1980年代改革的不同之處是,沒有像當年那樣振聾發聵、振奮人心。
最近烏克蘭、泰國的局勢相信給北京一種提示。習近平關於「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顛覆性的錯誤」之警告,經常被官員在不同場合提及。如果按照官方公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人均住宅面積30平方米、每平方米1萬元價格計算,全國大約有價值180萬億個人房產、22萬億的A股市值、逾百萬億銀行存款餘額,這些都是國人擁有的財富,雖然其中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均。
「改革」一詞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出現137次,但三中決定暗藏的邏輯是「穩定」。當局的思路是,改革促進發展,發展帶來穩定。兩個月前李克強為全國工會代表作「內部報告」時說,經濟增長下降1%,減少130萬個就業機會。解決巨大的就業壓力,唯有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鼓勵年輕人創業。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
(作者電郵:heyiwen2008@gmail.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