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嚴控地方新借貸 基建投資料減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6日 06:35
2013年1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直受外界關注的地方債問題,在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提到極高層次,列為來年工作重點,提出要着力防控風險。市場普遍相信,審計署將會很快公布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的全國地方政府債務普查結果,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防範地方債的措施推出。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便認為,會議提出要嚴格舉債程序、明確地方政府承擔債務責任,這些都屬於建立地方債管理辦法的內容;要求將地方債「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即是日後地方的債務數據要在當地財政預算中列明,意味着中央決心要解決過去地方債最為人詬病,也是最大風險所在:帳目不透明。


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相信,從會議提出的要求看,明年地方增加槓桿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地方政府難以再作新貸,「另一方面以財稅改革及城鎮化擴大內需,擴寬地方收入」,但無可避免是,嚴控舉債,短期內將削弱地方政府基建投資能力。但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覺得,長遠而言,解決地方債對內銀降低壞帳風險始終有利。


未明確如何處理現有債務

不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提出對地方債的日後防控,卻沒有明確表示如何處理現有債務。沈明高直言,可能要等審計署的報告結果才會有相關細則,他認為,處理辦法之一是中央擴大地方發債;另一辦法是由地方及中央將債務國有化,亦即透過財政購入壞帳,「先由地方處理部份,餘下由中央處理」,情況類似90年代中央成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處理當時內銀壞帳。


值得注意是,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1359)已於上周四在港上市,有分析指,其上市集資可能正是為下一波內地壞帳風險作準備。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