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8歲,念小三,每天還是要我陪伴才肯做功課,試過把他送到補習社,也是「慢吞吞」。試過跟他講道理、設時間表,亦試過獎勵,但他只可做到一兩天,之後又打回原形,堅持不來。今年功課多,晚上愈搞愈晚,睡不夠又影響翌日上學,如何能令他自動自覺學習呢?
個案中的媽媽是個全職媽媽,有時間可跟進兒子功課,不過卻想訓練他能自動自覺,然而孩子只有8歲,在所謂的「他律」和「自律」期中,仍屬前者,即要有人監察才會做得較好,暫時要做到完全自律是比較困難。
在這階段,媽媽如期望孩子坐定定,單靠講道理是不足夠,最重要是培養其專心做功課的習慣。家長要用相對嚴肅的態度跟兒子說明專心做功課的重要,給他清晰的信息,就是「做功課時不可以玩,做完功課才可玩」,並要經常提醒他。
至於具體執行細節,有以下的建議﹕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先給他休息時間,之後要他把功課和手冊拿出來,如當日有4項功課,問兒子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媽媽可根據實際情况與他協調時間,如每項功課需要做半小時,先讓他去洗手間及飲水,並將書枱上雜物及一切會干擾他的東西都統統挪開,之後由他選擇先做哪項功課,此時媽媽要以認真態度表示他不可離位,要專心完成。其間,媽媽不用坐在旁邊督促,只要坐在一個大家能看到的視線範圍便可,媽媽要適時望望兒子,如看見他玩筆,就提他要專注,亦可計算時間,提他還剩下多少時間,如兒子能提早及按時完成,就要給予讚賞和鼓勵,如請他吃喜歡的茶點,獎勵他今天可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如超時完成,不用罵,繼續給他機會。因為小朋友的時間觀念比較薄弱,對快慢觀念不太清楚,故要家長經常提醒。
每當他做完一項功課,可讓孩子休息如飲水、上洗手間等,但不要給他玩玩具和看電視,因很難令他重新專注。而家長承諾了,就要遵守諾言,如不守諾言又要兒子多做一篇習作,小朋友會很抗拒,亦會影響做功課的情緒。
做錯功課毋須指正 免添挫敗感
功課做妥後,家長替他核對,除非兒子完全沒心機,全部做錯,否則如大部分都做對了,偶有少許錯的話,建議家長不要他改,因為孩子對於做完功課是有很大的滿足感,如要他立即更改,他會有厭煩及挫敗感,個人認為督促小朋友專注做功課是家長責任,但做得對與否是孩子要向老師交代的,要讓子女自己承擔後果。
以上建議或許看來好像家長參與很多似的,何時才能放手?要建立好習慣後才可放手,放手也要逐步來,如兒子大致上自己能把功課做穩當,就可以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適當地離開一會,時間到了才過來看他做妥了沒有。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溫克基
個案中的媽媽是個全職媽媽,有時間可跟進兒子功課,不過卻想訓練他能自動自覺,然而孩子只有8歲,在所謂的「他律」和「自律」期中,仍屬前者,即要有人監察才會做得較好,暫時要做到完全自律是比較困難。
在這階段,媽媽如期望孩子坐定定,單靠講道理是不足夠,最重要是培養其專心做功課的習慣。家長要用相對嚴肅的態度跟兒子說明專心做功課的重要,給他清晰的信息,就是「做功課時不可以玩,做完功課才可玩」,並要經常提醒他。
至於具體執行細節,有以下的建議﹕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先給他休息時間,之後要他把功課和手冊拿出來,如當日有4項功課,問兒子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媽媽可根據實際情况與他協調時間,如每項功課需要做半小時,先讓他去洗手間及飲水,並將書枱上雜物及一切會干擾他的東西都統統挪開,之後由他選擇先做哪項功課,此時媽媽要以認真態度表示他不可離位,要專心完成。其間,媽媽不用坐在旁邊督促,只要坐在一個大家能看到的視線範圍便可,媽媽要適時望望兒子,如看見他玩筆,就提他要專注,亦可計算時間,提他還剩下多少時間,如兒子能提早及按時完成,就要給予讚賞和鼓勵,如請他吃喜歡的茶點,獎勵他今天可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如超時完成,不用罵,繼續給他機會。因為小朋友的時間觀念比較薄弱,對快慢觀念不太清楚,故要家長經常提醒。
每當他做完一項功課,可讓孩子休息如飲水、上洗手間等,但不要給他玩玩具和看電視,因很難令他重新專注。而家長承諾了,就要遵守諾言,如不守諾言又要兒子多做一篇習作,小朋友會很抗拒,亦會影響做功課的情緒。
做錯功課毋須指正 免添挫敗感
功課做妥後,家長替他核對,除非兒子完全沒心機,全部做錯,否則如大部分都做對了,偶有少許錯的話,建議家長不要他改,因為孩子對於做完功課是有很大的滿足感,如要他立即更改,他會有厭煩及挫敗感,個人認為督促小朋友專注做功課是家長責任,但做得對與否是孩子要向老師交代的,要讓子女自己承擔後果。
以上建議或許看來好像家長參與很多似的,何時才能放手?要建立好習慣後才可放手,放手也要逐步來,如兒子大致上自己能把功課做穩當,就可以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適當地離開一會,時間到了才過來看他做妥了沒有。
資料提供﹕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溫克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