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界鄉議局相隔多年,主席劉皇發再與27鄉代表於錦田聚頭舉行「祭英烈」,集體阻止政府立法把西貢大浪西灣村一帶納入郊野公園,明日發起村民在立法會聚集,直至周三審議法案。鄉事派高調指政府做法嚴重侵害村民利益,但環團表示,政府名義上保育逾1300公頃的「不包括土地」,但實際只有17%面積有機會納入郊野公園,加上漁護署資源不足令保育進度緩慢,質疑政府並非如鄉事所言側重保育,反而是保護不力。
村民明起赴立會 周三撐劉皇發修訂
1994年,村民亦曾舉行「祭英烈」,集體抗議陸恭蕙提出女丁權法案。昨日27鄉逾百名原居民齊集元朗錦田逢吉鄉的妙覺園,拜祭百年前的抗英先烈(見另稿),表達不滿政府漠視原居民意見。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在「祭抗英烈士文」中,指政府以郊野公園為幌子,變相強徵民產,「凡此種種,皆與港英殖民政府在入侵新界之早期狀况﹕迫令遷移、產業入官,何其類似耶!」
劉皇發對記者稱,這次祭英烈是希望團結鄉民,批評政府違反過去提出不把原居民居住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的承諾,原居民會透過司法覆核推翻政府的決定。
劉皇發周三會在立法會大會提出推翻郊野公園令的修訂,得到民建聯、自由黨、經民聯的支持。泛民主派與新民黨均表明反對,在工聯會傾向反對下,估計其修訂很大可能在直選分組被否決。
環境局長黃錦星強調,會與西灣村村民商討如何關顧他們,包括以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去活化這地方。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稱,將來會與鄉議局多溝通,為郊野公園內原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小生意提供協助。
政府:將和村民多溝通
鄉事派炮轟政府在西灣村事件上態度強硬,事前無充分諮詢,但環團質疑政府事實上並非如鄉事所言過分側重保育,反而是保護不力。
團體「創建香港」分析政府保護54幅「不包括土地」方案,發現大致決定把27幅納入城規會法定圖則,列明許可用途,但不涉保育,這些土地面積佔了整體83%,多達1100公頃,當中如海下等政府所擬訂的圖則,更劃出多幅丁屋地,明確保障村民建屋權。
另邊廂,雖然也有包括西灣村等27幅地倡納入郊野公園範圍,但總面積僅236公頃,只佔整體17%。
環團:政府不關心 漁護署資源缺
環團質疑政府分途保護不包括土地,涉與鄉議局利益交換。香港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指出,政府沒有公開澄清鄉議局所提出的「私人產權」論據,任由這論述發酵,令人難免有陰謀論,覺得政府藉鄉議局強烈反響,變相有藉口將其他「不包括土地」放入大綱圖,劃出更多丁屋地。
環團亦質疑,上一任政府在大浪西灣事件發生後,銳意增加資源予漁護署加快處理不包括土地的保護工作,但梁振英政府接任後,資源加幅放慢。據財政預算案,2012/13年度漁護署的非首長級公務員編制為2032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1人,至2013/14年度,人手只增加兩人。漁護署在自然護理與郊野公園的開支上,2012/13年度錄得4.8%增幅,但2013/14年度的預算開支只增加3.9%,增幅放緩。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成員吳祖南表示,漁護署前線人手不足,反映政府不重視保育香港郊野,現時政府正研究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令漁護署人手更緊絀。他指出,因為人手不足及程序問題,令政府處理「不包括土地」的速度很慢,追不上發展商購地的壓力。
明報記者 周展鴻 鄭穎瑩 蕭輝浩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