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拼圖 不應少了工商界這一塊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9日 06:35
2013年11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長實主席李嘉誠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涉及多方面事務,連過去較少談論的政治問題都有觸及,而且說到「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會選擇參政」。李嘉誠對政治的體會和轉變,或許特定背景,不過,若他的頓悟反映工商界中人終於知道參與政治的重要,而且坐言起行,對香港政局是一樁好事;若成為事實,香港將告別政治特權年代,政治體制結構的均衡參與,會以公平的方式體現。我們認為這樣將有助化解深層次矛盾,政局有望朝着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


李嘉誠罕有談政治

若重新開始會參政

李嘉誠說「我沒有參與政治,但我關心政治」,不過,證諸在港英治下與香港回歸之後,李嘉誠與權力當局的關係密切而融洽,即是說他擺正了「政治因素」,與他營商的成就和積累巨量財富,相信有一定關係。李嘉誠說「政治跟經濟根本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難以處理的」,這幾句話,若用以描述政治與營商的關係,也十分恰當。


訪問中,記者提出坊間傳言,指李嘉誠與現屆政府關係不佳,對他做商業決策是否有影響?李嘉誠並無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表示政府與企業關係息息相關,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云云;這些說話是否有弦外之音,各自體會,而李嘉誠說「如果政治問題真的衝着自己而來,擔憂也沒用」,結合他說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會考慮選擇參政來解讀,有理由相信,政局發展和變化使李嘉誠對政治多了體會,甚至是促使他提出「參政論」的原因。


李嘉誠的切身遭遇和轉變,放諸香港整體環境來檢視,顯示工商界參政已經到了不能迴避、也不應迴避的關口。港英時期,當局壟斷全部權力,然後分配利益,中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於權力結構,意圖仿效港英模式,只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根本地改變了香港的政治生態,權力之取得,並非只有當權者賦予一途,而是可以經由競逐得之。只是,鄧小平處理香港問題,首先是穩住資本家,表明會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請他們放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回歸後,政治體制向工商界傾斜,在立法會以功能組別來體現工商界的利益,於是工商界變相擁有政治特權,長期享用政治免費午餐,他們毋須實際參政,利益卻已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但是隨着雙普選將分期落實,關於功能組別的下場,尚未進入處理日程,不過,基於普及而平等原則,即使較保守人士的構思,對於功能組別的轉變,最多也只是保留界別提名,候選人仍然要接受一人一票的普選洗禮。所以,行將出現的局面,是工商界會失去免費政治午餐,他們若想在政治體制,特別是立法會的組成佔有一定議席,就必須透過實際參與,爭奪權力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回歸以來,有識之士早已指出工商界參政的重要,因為若實行普選,而政治板塊缺少工商界這一塊,整體社會將會失衡,對任何人都無好處;另外,若工商界沉醉政治特權,戀棧免費政治午餐,則他們必然成為民主化的阻力,事實上,香港民主進程緩慢,與工商界的保守取態有很大關係。不過,歷史進程已經到了工商界作抉擇的時候,行將落實的雙普選,工商界必須參與,才有望建立較均衡的權力結構,若他們仍然置身事外,不但對工商界,甚至對整體香港也不利。李嘉誠的「參政論」若是這個背景的產物,而工商界一些人也有同樣想法,則長期以來失衡的政治生態,有機會回歸常軌。


工商界組黨參政

對政局起積極作用

工商界參政,其實不一定要親自參選,而是可以組織政黨,由代理人取得權力,在議會,甚至加入政府來照顧工商界利益。舉世民主國家和地區,即使工商界被認為意識形態較保守,但是並非沒有市場,例如美國的共和黨、英國的保守黨被認為較傾向商界,仍然能夠在選舉獲勝而執政。關鍵在於工商界要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平台取得權力,讓選民有真正選擇,而非靠特權來維繫利益。


商界參政在培養政治人才方面,還有機會帶來積極轉變。問責制其中一個原意是培養人才,強化管治力量,可是,逾10年驗證下來,成果欠佳,甚或可以失敗來形容。以梁振英政府為例,繼3名政治助理離職之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亦請辭,他們的辭職,即使各有不同理由,事實上,對問責制成為政治人才搖籃的期盼,顯然落空。工商界參政之後,加上雙普選,或許會改變政治生態,因為政黨有望發展得更制度化,使從政成為一種有前途的事業,這樣的話,會有較多能人幹才願意加入,於培養政治人才會出現一個新局面。


總之,以香港現况和政治發展的需要,商界人士參政,看不到有何壞處,反而有不少積極意義和作用。李嘉誠若看到商界參政的重要和必要,其實現在坐言起行,也不太遲,以他的智慧和能量,只要登高一呼,組黨參政,相信會匯聚很大的政治能量,只要奉行民主選舉原則,公平競逐,相信會給香港帶來積極正面的改變。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