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巴空氣差損學童健康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9日 21:35
2013年11月1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追蹤12間小學學生的生活發現,學童乘搭校巴上學吸入最多廢氣,車內較大及較細懸浮粒子含量,分別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標準三成及1.5倍,有機揮發物(包括甲醛等)含量亦超出環保署標準。校園同樣受污染,約半數小學教室內的有機揮發物及二氧化碳含量超標。研究同時指出,選擇搭校巴上學,或生活環境內較大懸浮粒子含量愈高的學童,肺功能便愈差。


理大追蹤學生生活環境污染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研究位於新界、沙田、九龍東及葵涌12間小學內,逾300學童生活環境的污染情况,發現無論他們乘搭鐵路、巴士、小巴或走路上學,周邊空氣的較細懸浮粒子含量都超出世衛安全標準;當中以搭校巴最嚴重,超標1.5倍。


理大測試了3架校巴內的空氣質素,發現車內有機揮發物(包括甲醛等)含量平均超出環保署「優質室內空氣質素標準」逾3倍,污染程度同樣比以其他途徑上學嚴重。該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出,校巴型號舊、欠維修,都可致排出的廢氣增加,在校巴行走時回流到車廂內。


半數課室有機揮發物超標

學童回到校園也要繼續吸廢氣,半數小學室內的有機揮發物含量超出環保署標準,當中有學校超標逾1倍。研究團隊指出,新的家具、剛髹好的牆或一些清潔劑,都會釋出有機揮發物。此外,近半學校課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超出環保署標準,相信因為過多學生聚集、但空氣欠流通。


搭校巴者肺功能較差

理大發現,學童上學途中及課室內的空氣所含懸浮粒子愈多,肺功能便愈差,搭校巴上學者肺功能均較差。同時,有44%學童的家人是煙民,這批學童的肺功能亦較弱。八成參與今次研究的小學,其學生肺功能較2010年港府所量度、香港整體學童的肺功能,差一成至三成,亦即每次呼氣量較低。


家人吸煙易致鼻敏感

研究又指出,34%參與研究的學童有鼻敏感,家人吸煙及家內有霉菌是罪魁禍首,在香港潮濕的天氣下,不同地區34%至62%的家居都有發霉情况。


熊永達表示,學童處於發育時期,空氣污染物對他們健構成的影響特別大,呼籲家長勿在家中吸煙,各交通工具亦要減排,減少對空氣的污染。他補充,大眾會乘搭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及小巴等較受公眾關注,可能因此較着重減排,校巴公司減排動機可能較低,建議申請政府資助提升環保措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