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工聯會分析發現,全港約四成的私營安老院收費超出單身綜援長者入住私院的資助金,即清貧長者若無能力「補錢」便無法入住,如西貢全區4間私營院舍收費皆超綜援。工聯會建議政府,把社區照顧服務券的資助範圍擴至私院服務,以改善問題。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出,單身綜援長者入住私營安老院所獲得的基本資助額是4650元。但全港565間私營安老院中,有235間、即42%,其最低住院費超出長者的綜援金。全港18區中有8個地區,區內逾半數的私院收費高於綜援金,其中最高比例的4區是西貢、灣仔、觀塘及黃大仙(見表)。這些區內的清貧長者如果要入住院舍,可能要跨區找院舍,甚至放棄入住。
收費低致質素難提升
即使綜援金足夠支付安老院費用,院舍在收費長期偏低下,不但難以提升質素,甚至要減省人手及服務以降低成本,令這些收容綜援長者的私院質素十分參差。
議員倡擴「改善買位計劃」
有見及此,鄧家彪建議,把社區照顧服務券的資助範圍擴展至私營安老院舍服務,讓長者可利用照顧券入住院舍一段時間,令清貧長者使用非資助院舍服務時可得到更多支援。
他又建議當局擴大「改善買位計劃」,並針對清貧及綜援長者提供專項宿位。即除了每年增加買位計劃的宿位數目,還要在該數目下撥出部分宿位給予合資格的清貧及綜援長者。
另外,因「衰仔紙」制度令家人不可能補貼領綜援的長者,鄧建議政府長遠研究獨立於綜援的院舍津貼政策,使家人與政府共同承擔長者的院舍開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