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零用管制多 更難學理財(9-13歲)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3日 06:35
2013年1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13歲,意見漸多,有時對自己的看法過於自信,開始不聽話,近來就為零用錢與我們爭論。他強調自己「大個仔」,身邊同學的零用錢較他多,要求由每周$20加至$40,又表示會好好運用,叫我們不用擔心;但由於增幅太大,我們反對,他就鬧情緒,對我們不瞅不睬。我們該如何處理他這股情緒?以及他過分自信的問題?


首先,父母應了解到孩子已踏入青春期,想要多些自己的空間,部分人甚至會變得反叛;加上朋輩間互相比較及影響,父母其實不可管得太緊,否則容易吵架,令雙方關係變得緊張。


做好溝通 達成協議

兒子已經13歲,雙方都要懂得互相尊重。當父母決定給零用錢,應該已清楚知道為何要交給他、希望他如何運用等等。當兒子要求「加碼」時,必須要問他原因,很多時,小朋友有自己一套的看法,但父母可以跟孩子說明該如何運用零用錢及你們的期望,雙方必須好好溝通,根據一些大前提,達成一些協議。


自行理財 錯誤中學習

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必須學習理財,例如留起部分零用錢,培養儲蓄習慣,其餘應如何使用?全用來買心頭好?家長需要和子女商討,加以引導。以上個案的父母,最擔心的其實是兒子「亂使錢」,這有兩方面的考慮﹕錢銀的數目不是太大,即使孩子用多了也不太「肉痛」;另一方面,就算他犯錯了也並非壞事,讓他從錯誤中學習。反而為免孩子犯錯而不讓他嘗試,不給予犯錯的空間,只會剝削他成長的機會。例如不少小朋友會花過多零用錢買零食,到了月尾方發現錢不夠用,有了這個教訓,他們以後買東西便懂得節制。


零用不宜逐星期付

另外,不贊成每周給零用錢,因為這樣會令子女有「用完好快又會有」的感覺,不利於建立「計劃」的觀念;建議每兩周或一個月去給零用錢,並與兒女好好傾談應如何使用。提議即使小朋友知道應如何用錢,也要向父母匯報,那麼家長便不用時刻檢查,例如可鼓勵兒子約略統計錢主要用在哪裏?到月尾時,大家檢視一下,之後一起規劃或改善,這樣小朋友便可學懂如何理財,例如今個月發現買玩具的花費較多,那下個月就要減少在這方面的開支。


青春期的兒童有反叛傾向,十分自然,個案中的父母以為兒子過分自信,但其實他不過是渴望有自己的空間及獨立的表現,不一定是對自己能力很有信心,只是不想父母入侵他的空間而矣。


資料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蕭寧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