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盡情享受戲劇吧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3日 06:35
2013年1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那天,老爸做完電台節目回家,你急不及待的喜孜孜告訴我,學校的Drama Club收了你做會員。前幾天的星期日,你還一臉緊張又焦慮的說,正趕寫一個小劇本,與不太熟的同學做對手戲,沒有時間綵排,效果一定不理想,如果表現不好,戲劇學會將你拒諸門外。


港學生多怕醜 上台板可練膽

老爸一時反應不過來,現在讀中學真嚴格啊,連參加一個課外活動的興趣班,也要即場考試,及格才可以過關。你向來話多,說了一大堆什麼你懂得做手工繪畫設計也不錯,也適合做後台的其他工作,老爸不大用心留神,在明白與不明白之間,見你很快樂的樣子,沒有再追問下去。


老爸向來覺得香港學生,既怕醜又木訥,詞彙貧乏又不懂表達,其實這是香港人的通病,只要看看記者做的街頭訪問,就知道香港人說話真的很悶,也經常詞不達意,比其他國家,甚至比台灣和大陸的同胞遜色得多。


我歸咎香港的基礎教育,無論小學還是中學,都不太鼓勵學生多說話。老爸就是個典型受害者,經常因為多嘴而受罰。敢於說話會受到懲罰,我們的那個年代,更沒有演講和戲劇訓練,在正式公開場合說話的機會不多,不少同學一開口,都臉紅耳赤,結結巴巴,久久說不出話來。


體會編導演合作精神

穎,你也知道,家姐念小學時,曾經參加過整年的莎士比亞戲劇訓練班,密集排練,演出前的暑假,更由天光排練到天黑。家姐性格害羞,不敢在陌生人前說話,戲劇訓練使她練大了膽子,公開演出似模似樣。你那時還小,可能早已忘了,家姐在一個大型商場與同學一起做宣傳,短劇演得淡定得體,在家裏看莎劇電影,家姐連對白也背得出來。


戲劇教育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加強表達能力,練膽子,但老爸認為這些都不是主要目的。戲劇是文學,是藝術,也是歷史,無論劇本是原創還是改編,都脫離不了時代的思想和精神,要觀眾看得明白,引起共鳴,然後深受感動,都需要相當功力。


戲劇元素,除了劇本和演出,也包括舞台設計,燈光效果,服裝道具。戲劇不是個體創作,要講究編、導、演的合作精神,有堅持也要妥協,追求完美也要互相遷就,當然會有痛苦,也有快樂和滿足。要嘗過箇中滋味,才能真正體會。


穎,更重要的是,一齣戲劇,主要角色,最多可能那三幾個,但要成功,所有參與者,無論台前幕後都功不可沒,缺一不可。記得我們在倫敦看過的《孤星淚》音樂劇吧,主角的演出固然精彩,但各人渾身解數的群戲更是精彩絕倫,如魔術般的舞台變化萬千,也令人歎為觀止。一齣戲,無論是哪個崗位,分量都同樣重要。


中四功課繁重了,公開試也步步接近,趁還有空間和時間,盡情享受你的戲劇活動吧。


老爸

………………………………………………………………………………………………

Dad:

決定交報名表前真的掙扎了很久。因為我從來都不像是一個做drama或者對drama有興趣的人。因為被這個無形的框框牽制着,又怕別人對我的決定怎樣看,所以一直很猶疑不決。最後是抱着「試試也不會怎樣」的心態決定參加casting的。就在截止那一天我不讓自己繼續猶疑,把心一橫,把報名表投進收集箱。


對了,其實最後我放棄了寫那個劇本,因為根本沒這麼多空餘的時間,哈哈。我告訴自己即興時的反應才會最真實的。


記得被通知入選的那時候我真得高興得大叫,真感恩我並沒有放棄到casting的機會。


我常常羨慕別人能參加許多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可是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去爭取,別等機會流走了才後悔為何自己當時就提不起去嘗試的勇氣。


真高興我成了Drama Club一分子啊。:D


Wing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