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高增長為賣點的重慶銀行(1963)今起招股,是本港自2010年後再見中資銀行新股,亦為年底前陸續登場的中資金融股上市潮拉開序幕。重慶行最多集資46億元,該行董事長甘為民昨天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薄熙來事件對重慶經濟以至重慶銀行本身都無影響,該行截至今年6月的不良貸款率僅0.38%,未來可保持風險可控,相信中資金融股的陸續上市可為本港資本市場帶來活力。
自2010年重農行(3618)上市後,內銀板塊一直僅有9股,重慶銀行終打破局面,今日起招股,每股定價介乎5.6至6.5元,以每手500股計算,入場費約3283元。市場消息指出,至截稿時,重慶行國際配售部分已獲超額認購數倍。
賣點:高增長低壞帳
重慶銀行在芸芸內銀中主打高增長及低壞帳兩大賣點,過往兩年盈利複合增長超過三成,去年股東回報率達26.2%,遠超同市的重農行亦高內銀龍頭的工行(1398)(見表1),至於壞帳率僅0.38%,為眾內銀中最低。
「薄事件對重慶發展沒影響」
該行董事長甘為民接受本報訪問時解釋,由於重慶銀行客戶集中在西部,出口企業較少,故此反而未有類似華東地區般受到金融海嘯衝擊,而且重慶地區的經濟發展亦較全國為快,故企業融資需求增長較強,而壞帳少見。
對於投資者關注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落馬對重慶以至該行的衝擊,甘為民以近期重慶的經濟數據作證明稱,該市截至今年9月的經濟數據仍位列內地前三,銀行壞帳情况亦一直低於全國水平,說明薄事件對重慶的發展沒有影響。
重慶銀行目前有31.5%的貸款來自於小微企業。行長冉海陵表示,未來2、3年,該行還會將小微貸款佔比擴大至45%,最終在業績中形成半璧江山的格局,冀通過業務結構優化來維持淨利息收益率,而對由此引發市場對其資產質量的擔憂,他則說,未來會繼續加強內部管理及風險控制,將不良貸款率保持於可控範圍。
徽商行下月初上市
另據市場消息,徽商銀行將於本月31日公開發售,下月初上市;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信達資產最快也會於11月上市,計及重慶銀行,三家中資金融股抽水約達300億元。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