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觀世界各國使用再生能源的經驗,德國最為「激進」,早表明在2022年全面「廢核」,並主力開發再生能源。亞洲方面,韓國在日本福島事故前,原計劃至2030年大幅提升核能至41%,但現已決定回復至29%水平,着力善用再生能源和節能;而日本社會則在核電問題上激烈爭辯。
自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率先決定在2022年全面廢核,並關閉8座核電廠,現只剩9座運行。德國的目標是全力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並在2020年以再生能源供應國家35%電力,到2050年甚至增至80%。
在早前的世界能源大會上,部分人質疑德國的決定,國際能源署長Maria van der Hoeven指出,在燃料組合轉變上,德國應以歐洲整體作考慮,因為轉變能源政策會帶來長遠影響,包括政府環保政策、外國投資,甚至就業機會。
另外,自然能源較不穩定,太陽和風力都不能控制,德國人會因此政策轉變,而需承擔昂貴的電費。
為鼓勵住戶使用再生能源,德國政府還推出獎勵計劃,例如業主若在住宅天台安裝太陽能板,便可獲電費津貼,但此舉因涉及公帑資助,同時惹來「窮人津貼有錢人」的抨擊。
自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率先決定在2022年全面廢核,並關閉8座核電廠,現只剩9座運行。德國的目標是全力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並在2020年以再生能源供應國家35%電力,到2050年甚至增至80%。
在早前的世界能源大會上,部分人質疑德國的決定,國際能源署長Maria van der Hoeven指出,在燃料組合轉變上,德國應以歐洲整體作考慮,因為轉變能源政策會帶來長遠影響,包括政府環保政策、外國投資,甚至就業機會。
另外,自然能源較不穩定,太陽和風力都不能控制,德國人會因此政策轉變,而需承擔昂貴的電費。
為鼓勵住戶使用再生能源,德國政府還推出獎勵計劃,例如業主若在住宅天台安裝太陽能板,便可獲電費津貼,但此舉因涉及公帑資助,同時惹來「窮人津貼有錢人」的抨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