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奧巴馬相繼爽約 APEC 峰會以及東南亞四國之行,使得仲秋的高級別的峰會少了許多趣味,此事對於美國是個無奈之事,對於環太及東亞乃至全球看客又萌生出些許遺憾。
究竟是美國恰恰趕上國內事務重如泰山,還是在內政外交孰輕孰重之中選擇了前者,華府對此作了一遍又一遍的解釋,但理解歸理解,疑惑歸疑惑,倒退20年,此類事會有發生嗎?區區內政小事會羈絆我們這個地球的「Leader」輕易就錯失指導世界工作的機會嗎?真是世事難料。長此以往,再有疑難可問誰?
變至今日 令許多人不那麼習慣
記得冷戰時期,美國將自己的實力定位為可同時打兩場局部戰爭,後來縮減為一個半,再後來是需要拉幫結伙才能行動,至兩年前收拾利比亞的卡扎菲時美國甚至難以挑頭,只在後邊比劃幾下,將「領導者」的大位拱手讓給法國;再到今年的敘利亞衝突,自己設定的自我保護的一條化武紅線又差點將自己推向極不情願的出兵,多虧俄羅斯橫出一小手,救奧巴馬於水火,勉強保住顏面。美國的這一點一點的變化是漸進的,雖然尚未大起大落,但變至今日,令許多人不那麼習慣。
還有,以往誰曾對美元擔心?又有誰對美債擔憂?如今不行了,華府的種種解釋總讓人認為是遮遮掩掩。這美國政府因為財政預算,寅吃卯糧,捉襟見肘,說停擺就停擺。美國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水庫怎麼說見底就見底了呢?這得殃及多少池魚?各國包括中國、日本、德國,都在擔心,一旦美國也破產倒閉,多讓這些債主揪心。中國人就更揪心了,這美債算起來,美國人欠中國人一人1000多美元呢。在當今這個地球村,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一咳嗽,中國國人的血汗錢就可能「打水漂」。
由此,不由得想起杜甫他老人家1000多年前的那首《登高》七律詩。特別是其中描寫冬天蕭瑟秋風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此情此景,怎麼看怎麼像是為今日世相立此存照。曾經高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到了晚年在百病纏身、坐吃山空之際發出「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感慨,直令人浮想聯翩,不勝唏噓。
也許美國總統此次爽約是極其偶然的,華府的停擺之爭也是暫時的,但總不能不讓人聯想。台灣《聯合報》將之定位為「失能」與「分神」,還是言之公允的。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