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發展商相繼改變售樓策略,能否重新凝聚購買力,尚待觀察。按目前情况看來,樓價在高位,難再上升,不過,發展商對一手盤只願以優惠、回贈方式招徠,而非直接調低單價,而二手業主也未見大幅減價,所以,整體樓價並未顯著回落。儘管如此,目前的市况起碼改變了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隨着供應漸次增多,加息早晚必然到來,樓市向下調整的格局幾可確定。此時此刻,政府應堅持管理樓市需求的「辣招」,爭取透過軟着陸逐步理順樓市,減少硬着陸帶來巨大衝擊的風險。
天璽貨尾變相減價
投資者即蜂擁入市
新鴻基地產被形容劈價出售九龍站「天璽」的貨尾單位,非本地買家若享盡優惠、回贈,相當於約25%樓價折讓,至於本地買家,樓價變相減幅約為15%,因此吸引大批本地與內地買家參加抽籤認購,在樓市吹淡風之下,出現近期少見的數以千計準買家蜂擁入票場面,首批60個單位因而迅速售罄。其他發展商以不同程度優惠回贈等方式吸客,也有不俗銷情。發展商的策略實際上針對辣招,以此減輕買家負擔,吸引他們入市,發展商當然少了收益,但是樓價處於高位情况下,發展商的利潤仍然可觀。對於買家而言,樓價調低最實際。
新鴻基地產改變策略,有兩個情况值得注意:(1)天璽首批60個單位被買家一掃而空之後,發展商加價5%至10%加推20伙,據地產代理反映,加價之後買家入票的熱情頓時冷卻,由此可見,樓價對購買意欲有決定性作用。(2)政府分階段推出辣招之後,由於成本增加,炒家採取觀察態度,樓市基本上由用家主導,缺乏再炒上的動力,今次新鴻基地產的優惠回贈,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內地投資者躍躍欲試。由此可以反證,若沒有辣招制約需求,樓市泡沫惡化帶來的風險更難以想像。
至於二手市場成交量,在辣招之後也減少,有市場代理認為處於冰封時期,不過,整體二手市場的樓價,並未因而明顯下調,特別是熱門屋苑例如太古城,樓價堅挺,前些時候個別特色單位成交呎價仍然破頂,近期雖然有調整,但是大多數業主只接受窄幅(例如3%至5%)的議價。這個情况,或許與業主仍然有豐厚利潤有關,靜觀其變,不過,隨着天璽劈價,太古城有業主願意擴大減幅,例如近日有單位減價13%易手。最近一周,太古城錄得7宗成交,本月至今已達10宗,較上月全部只有14宗明顯轉活,顯示愈來愈多業主接受現實,相信這是天璽變相減價的效應所致。
數年來,本港樓市飈升主要基於「雙低效應」,一個是超低利率,一個是低供應,但「雙低」情况將會淡出。美國退市是早晚的事,息口必然向上,雖然無法估計利率會去到哪一個水平,但是現時本港平均住宅供樓負擔比率已經接近60%,若未來按揭息率上升2厘,就算樓價調低10%,供樓負擔水平仍會升至約70%,以此推算,當利率掉頭回升,將會加大樓價的調整幅度。至於低供應情况,今年上半年雖然只推出約4700個新樓單位,預期年底前約有1.1萬個單位推出,在供應較多情况下,相信對樓價會構成壓力。
由供應和利率走勢可見,樓市飈升的基本因素將逆轉,現在發展商變相減價售樓,當然各有盤算,是否散貨?買家(特別是意欲置業安居者)應靜心研判。按歷次樓市周期,在樓市轉角向下調整之時,多有發展商以震撼優惠回贈操作,希望點燃買家的剩餘購買力,基於樓市調整已經成為較廣泛共識,用家不妨稍待樓市狀况較明朗時,才擇機做正確的決定。
若辣招減力度
無從查察形同破功
目前樓市的狀况與辣招有很大關係,因為抑制了需求,炒家在風險大增下,基本上卻步,使樓市泡沫不至惡化到不可收拾。樓市現况,除非有突如其來危機,否則有可能按市場正常規律和機制逐步調節,若最終達至軟着陸,則是香港之福,可免硬着陸而對經濟、社會、民生帶來嚴重衝擊。
天璽變相減價乃衝着辣招而來,立即引出大批投資者入市,情况說明辣招起着使樓市不再亢奮的作用,現在處於樓市轉角的關鍵時刻,政府更不應在辣招方面稍有鬆懈,必須堅持下去。若辣招「減辣」,例如豁免港人公司名義買樓繳付買家印花稅(BSD),由於公司股權易手無從查察,BSD等於破功,以天璽入票抽籤的「墟冚」場面,所謂港人公司名義買樓不會被濫用之說,顯然缺乏說服力。期望辣招盡早在立法會通過,為香港確立一個可以使樓市軟着陸的環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天璽貨尾變相減價
投資者即蜂擁入市
新鴻基地產被形容劈價出售九龍站「天璽」的貨尾單位,非本地買家若享盡優惠、回贈,相當於約25%樓價折讓,至於本地買家,樓價變相減幅約為15%,因此吸引大批本地與內地買家參加抽籤認購,在樓市吹淡風之下,出現近期少見的數以千計準買家蜂擁入票場面,首批60個單位因而迅速售罄。其他發展商以不同程度優惠回贈等方式吸客,也有不俗銷情。發展商的策略實際上針對辣招,以此減輕買家負擔,吸引他們入市,發展商當然少了收益,但是樓價處於高位情况下,發展商的利潤仍然可觀。對於買家而言,樓價調低最實際。
新鴻基地產改變策略,有兩個情况值得注意:(1)天璽首批60個單位被買家一掃而空之後,發展商加價5%至10%加推20伙,據地產代理反映,加價之後買家入票的熱情頓時冷卻,由此可見,樓價對購買意欲有決定性作用。(2)政府分階段推出辣招之後,由於成本增加,炒家採取觀察態度,樓市基本上由用家主導,缺乏再炒上的動力,今次新鴻基地產的優惠回贈,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內地投資者躍躍欲試。由此可以反證,若沒有辣招制約需求,樓市泡沫惡化帶來的風險更難以想像。
至於二手市場成交量,在辣招之後也減少,有市場代理認為處於冰封時期,不過,整體二手市場的樓價,並未因而明顯下調,特別是熱門屋苑例如太古城,樓價堅挺,前些時候個別特色單位成交呎價仍然破頂,近期雖然有調整,但是大多數業主只接受窄幅(例如3%至5%)的議價。這個情况,或許與業主仍然有豐厚利潤有關,靜觀其變,不過,隨着天璽劈價,太古城有業主願意擴大減幅,例如近日有單位減價13%易手。最近一周,太古城錄得7宗成交,本月至今已達10宗,較上月全部只有14宗明顯轉活,顯示愈來愈多業主接受現實,相信這是天璽變相減價的效應所致。
數年來,本港樓市飈升主要基於「雙低效應」,一個是超低利率,一個是低供應,但「雙低」情况將會淡出。美國退市是早晚的事,息口必然向上,雖然無法估計利率會去到哪一個水平,但是現時本港平均住宅供樓負擔比率已經接近60%,若未來按揭息率上升2厘,就算樓價調低10%,供樓負擔水平仍會升至約70%,以此推算,當利率掉頭回升,將會加大樓價的調整幅度。至於低供應情况,今年上半年雖然只推出約4700個新樓單位,預期年底前約有1.1萬個單位推出,在供應較多情况下,相信對樓價會構成壓力。
由供應和利率走勢可見,樓市飈升的基本因素將逆轉,現在發展商變相減價售樓,當然各有盤算,是否散貨?買家(特別是意欲置業安居者)應靜心研判。按歷次樓市周期,在樓市轉角向下調整之時,多有發展商以震撼優惠回贈操作,希望點燃買家的剩餘購買力,基於樓市調整已經成為較廣泛共識,用家不妨稍待樓市狀况較明朗時,才擇機做正確的決定。
若辣招減力度
無從查察形同破功
目前樓市的狀况與辣招有很大關係,因為抑制了需求,炒家在風險大增下,基本上卻步,使樓市泡沫不至惡化到不可收拾。樓市現况,除非有突如其來危機,否則有可能按市場正常規律和機制逐步調節,若最終達至軟着陸,則是香港之福,可免硬着陸而對經濟、社會、民生帶來嚴重衝擊。
天璽變相減價乃衝着辣招而來,立即引出大批投資者入市,情况說明辣招起着使樓市不再亢奮的作用,現在處於樓市轉角的關鍵時刻,政府更不應在辣招方面稍有鬆懈,必須堅持下去。若辣招「減辣」,例如豁免港人公司名義買樓繳付買家印花稅(BSD),由於公司股權易手無從查察,BSD等於破功,以天璽入票抽籤的「墟冚」場面,所謂港人公司名義買樓不會被濫用之說,顯然缺乏說服力。期望辣招盡早在立法會通過,為香港確立一個可以使樓市軟着陸的環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