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識導賞﹕《維納斯》出塵神性美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6日 21:35
2013年10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愛神維納斯在海浪間出生,佇立於貝殼之上,及腰的長髮隨風輕飄——相信許多人也對這幅大名鼎鼎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熟悉非常。


在十五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筆下,女神既具人的形態又有神祇的超然,標誌了文藝復興時期所取得的巔峰成就。


最近意大利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香港意大利領事館文化處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攜手合作,向意大利的薩包達美術館借來波提切利另一作品《維納斯》(1482)來港展出,此女神與《維納斯的誕生》中的女神幾乎一樣,因為波提切利參考相同的模特兒,也畫下一樣的姿勢。


難得有國寶級畫作來港展出,我們請來港大美術博物館館長Florian Knothe及意大利駐港澳總領事Alessandra Schiavo女士與我們分享講解此名畫享負盛名的由來。


文藝復興代表作 即將訪港

港大美術博物館館長Florian認為《維納斯》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各種特質:重拾對古代興趣、回歸人文根本及各種繪畫技術的創新。意大利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一字在法文是重生(rebirth)的意思,指的是在意大利十四至十六世紀時期,在藝術及文化上發生的重大轉向。在歐洲,中世紀又被稱為黑暗時期,藝術文化因各種天災人禍而停滯不前,畫家亦主要為教廷服務;直到十三世紀末歐洲學者重新發現古典文本,掀起研究人文主義哲學的興趣,在藝術方面更出現多項重大創新,例如發明了透視畫法、運用寫實風格及脫離宗教主題等,多個代表性藝術家例如波提切利、達文西及米開蘭基羅等等亦相繼出現。


《維納斯》畫於1482年,剛好是文藝復興最鼎盛時期開始。Florian認為波提切利在此畫中,表現了對人體解剖學的充分了解,能精準地以正確比例表現身體各部分——此技巧亦證明了為什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此外,波提切利以希臘羅馬傳說中象徵着愛情、美麗、孕育和繁榮的維納斯為主題,脫離中世紀表現宗教主題的桎梏,也表現了文藝復興畫家對人文精神的重視。


在美以外 維納斯的多重象徵

在文藝復興時期,希臘羅馬神話人物成為藝術家鍾愛的主題,波提切利更曾多次繪畫維納斯女神,像是著名的《維納斯的誕生》及《春》等。


維納斯其實不止是美麗女神,意大利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Alessandra Schiavo認為維納斯在意大利文化有着多重意義:「維納斯代表着純潔、愛情及美麗,另外她的美讓人更接近神。因為在中世紀時,希臘神話被視為須禁制的異教文化,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人們重拾研究柏拉圖哲學的興趣,並認為外在美能啟發人們思考,從而更欣賞靈性美,所以美麗的維納斯女神畫像可以幫助人們提升靈性層次,拉近人與造物主的距離。」藝術家須同時表現維納斯女神的外在美,同時也要表現她超乎世俗的神性,殊不簡單;Florian說,波提切利除了參考年輕美麗的模特兒之外,也運用藝術家的想像畫出美麗絕倫的維納斯,目的在於創造超越世俗的神性美,而不是純粹參照現實。


《維納斯》vs.其他維納斯畫作

維納斯是神話中最美的女神,波提切尼如何能以畫筆展現這種超然的美麗?Alessandra說無論波提切利有着多天馬行空的想像,他繪畫時始終以真人模特兒為參考,不過再把她打造得更完美、理想,像是光滑無瑕的肌膚,及比一般人長的頸項。「對我而言,這幅畫最動人的美在於它細緻的光影效果。柔和的光線照射在維納斯的身體上,光亮與黑暗的部分造成不同層次感。另外,維納斯看來栩栩如生,彷彿在動,同時看起來又有點害羞,像是在跟我們說話一樣。」


而Florian認為,此畫與《春》或《維納斯的誕生》不同,沒有時地背景及其他神話人物,只集中在維納斯女神,讓觀者把焦點放在維納斯這個人物及她的身體美態,也使此畫更具獨特性。


蛋彩畫法﹕顏料有雞蛋?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以蛋彩畫法(Tempera)繪畫,是15世紀盛行於文藝復興初期的繪畫方式,將雞蛋混入繪畫顏料當中,畫在密封的木造畫板上,所以顏料能附上畫板表面、而不會蝕入木材裏面。蛋彩的色彩層次豐富,是具特色的繪畫方式。


愛藝術的望族梅第奇

若沒有梅第奇(Medici)家族,文藝復興大概也不曾存在於人類歷史裏。梅第奇是佛羅倫斯於十三世紀至十七世紀時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Florian說:「梅第奇家族對藝術的最大貢獻便是對藝術家的慷慨贊助,委任他們作畫,讓他們能放膽進行風格及題材上的實驗。」在保守的中世紀,藝術家只能為天主教教會服務,作品題材也是聖經故事人物為主,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由梅第奇家族掀起私人委任風氣,藝術家紛紛開始為私人買家服務,題材也逐漸變得多樣化,例如神話故事、肖像畫等等。波提切尼也是其中一位受梅第奇家族賞識的畫家,《維納斯的誕生》受梅第奇家族委任繪畫,作為Lorenzo Minor的結婚禮物。可惜的是,後來佛羅倫斯政治變天,梅第奇家族慘被驅逐,失去財主的波提切尼被迫燒毀自己多幅畫作,下半生貧困潦倒。


波提切利《維納斯》

—— 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大師作品

日期﹕2013年10月18日至12月15日

時間﹕周一至六,早上9時半至下午6時

周日,下午1時至6時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港大美術博物館將於10月18日及11月23日舉辦有關波提切利及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講課,另外在12月1日舉辦西方繪畫技法的工作坊,詳情請瀏覽(http://www.hkumag.hku.hk/mc/main.html)。


文 吳世寧

圖 郭慶輝、香港意大利領事館文化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網上圖片

編輯 沈可媛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