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安老按揭幫補退休生活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4日 21:35
2013年10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低息環境下,香港樓價屢創新高,政府多番推出降溫措施,成效仍有待觀察。不少市民為退休籌謀會買樓收租,但是單靠自住物業能創造財富則有限。大學教授曾淵滄博士表示,退休時最好有3間物業,一間自住,兩間出租,若其中一間遇上不好租客或暫時空置,也不會影響退休生活質素。但以現時樓價,上車已難,擁有3間物業恐怕未必容易達到。近年按揭證券公司推出「安老按揭」計劃,將自住物業按給銀行套現生活費,業主仍可以繼續住在該物業,直至離開人世。


除了自住物業外,能再買入一個投資物業也並非易事,很多港人一輩子滾存的積蓄,也只得一個安居之所。只有自住物業的準退休人士,可考慮「安老按揭」。近期富邦銀行及中銀香港(2388)也積極鼓勵準退休人士參與「安老按揭」計劃。該計劃供55歲以上人士以自住物業做抵押,換取每月年金,當中會涉及保費及利息費用,日後直接在賣樓收益中扣除,長者在領取每月生活開支之餘,可繼續居於該物業直至終老。安老按揭的入息期有10年、15年、20年及終身4種選擇,入息期愈短,每月取得的年金愈多。


按樓價升跌 餘額歸後人

不過,利息開支始終按複利計算於總欠款內,不受入息期長短所限。此外,在當事人百年歸老後,賣樓收益扣除保費及手續費開支後若有餘額,將全數歸屬長者後人,若樓價大跌,差額為負,則由按證公司承擔。對持有一個自住物業的長者來說,這除了是安享晚年的居所外,其實也可以帶來收入。


不能將物業留給子孫

韜睿惠悅投資顧問香港總監曹偉邦表示,現時按揭證券公司提供安老按揭計劃,只要市民將物業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便可以一筆過或每月獲取收入,直至百年歸老後物業則會由銀行接管。透過這個計劃,成員每月的現金流便會增加,也可以釋放自住物業的價值,在強積金的基本保障之上,改善居住環境及提升生活質素。當然,物業的擁有權最終由銀行持有,如果成員的物業為祖屋,或希望將物業留給子孫,這個計劃便不適合。


對持有多個物業的成員來說,豐厚的租金收入將成為退休後現金流的重要來源,通常足以應付日常開支,甚至有助累積新的財富,但這並不代表成員可以動用租金收入的全部,因物業涉及維修及管理開支,租金收入也要繳稅。除此以外,與股票投資相同,樓市有起有落,租金收入也會跟隨有所變動,成員因此不應以物業收入作為唯一的退休依靠,否則一旦樓市方向逆轉,租金收入也難免受壓,對退休生活質素構成潛在影響。


龍彩霞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