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扶貧委員會下月公布本港首條貧窮線,擬訂於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五成。據悉,政府傾向採納兩組數據,顯示「稅前、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人口有約130萬、「稅後、福利轉移後」則約100萬人;相信被計算的福利措施,將涵蓋綜援、生果金及書簿津貼等,但毋須再將公屋補貼納為收入。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認同以中位數一半為貧窮線,認為可確保貧窮標準與社會整體發展水平掛鈎。
據了解,政府在早前的扶委會粗略估算,提及「稅前、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人口約130萬、「稅後、福利轉移後」的約100萬、「稅後、福利轉移後(包括公屋補貼)」約有70萬;與社聯現時的計算方法,即「稅前、福利轉移後」有所不同。不過,對計算方法是否涵蓋公屋補貼,扶委員內部曾有爭拗,不少委員認為現行的私樓租金,市值波幅變化大,若單純以公屋與私樓租金的差異,歸納為公屋補貼金額,恐未能反映貧窮實况,導致「窮人」無端因樓價變動成為「富人」,故相信貧窮線人口計算將不再包括公屋帶來的補貼收入。
當貧窮線下月公布後,相信可界定貧窮人口的居住地區、教育程度、婚姻狀况等區別,用以制訂具指導性的福利政策,但實質項目或在明年1月的《施政報告》才出台,而採用兩組數據也有助衡量各項措施效度。另蔡海偉建議,將關愛基金轄下有關私樓及學童等津貼項目恒常化,助基層向上流動以脫貧。
據了解,政府在早前的扶委會粗略估算,提及「稅前、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人口約130萬、「稅後、福利轉移後」的約100萬、「稅後、福利轉移後(包括公屋補貼)」約有70萬;與社聯現時的計算方法,即「稅前、福利轉移後」有所不同。不過,對計算方法是否涵蓋公屋補貼,扶委員內部曾有爭拗,不少委員認為現行的私樓租金,市值波幅變化大,若單純以公屋與私樓租金的差異,歸納為公屋補貼金額,恐未能反映貧窮實况,導致「窮人」無端因樓價變動成為「富人」,故相信貧窮線人口計算將不再包括公屋帶來的補貼收入。
當貧窮線下月公布後,相信可界定貧窮人口的居住地區、教育程度、婚姻狀况等區別,用以制訂具指導性的福利政策,但實質項目或在明年1月的《施政報告》才出台,而採用兩組數據也有助衡量各項措施效度。另蔡海偉建議,將關愛基金轄下有關私樓及學童等津貼項目恒常化,助基層向上流動以脫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