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樓市短期有壓力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19日 06:35
2013年08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於2011年12月29日《美樓市現曙光》中,曾用大型房屋建造商的新訂單量去預示美國樓市的動力。最近的數字又如何呢?以市值計其中一家最大的PulteGroup(PHM)上月底發布第二季度業績,其中新訂單量嚇了市場一跳,按年下跌12%,新訂單值則跌幅較少為5%。是個別事件嗎?另一家M.D.C(MDC)的第二季度新訂單量亦跌4%。另一巨頭D.R. Horton(DHI)的增長則從前季度的34%放緩到12%。但這又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因其他如Lennar(LEN)、Standard Pacific(SPF)及Ryland(RYL)仍錄得強勁增長,分別為27%、37%及57%。即係點呢?


部分建造商新訂單開始跌

筆者所跟蹤的10家最大房屋建造商,由2011年底至2013年初間,新訂單量每個季度全都錄得按年正增長,直至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有公司轉跌,還要包括大公司(詳細季度數據列於文章底部)。由這一觀察來推論,美樓市復蘇的寬度開始有收窄的迹象。部分原因應是由於去年基數較高的問題,但如上文所提及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新開工量平均為914萬間,並非特別高,就算按這個基礎上再升20%至30%左右,仍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約140萬間。


儘管美股前幾天才再創新高,美房屋建造商的股價卻一早已弱勢畢現。PulteGroup、D.R. Horton、Lennar、Toll Brothers的股價分別於5月15日、5月15日及5月22日已見頂,高低位最多跌42%、37%、30%及23%,跌幅不小。


樓市趨呆滯 拖累復蘇

筆者於2011年的文章提到「美國樓市復蘇對美國經濟非常重要,亦能為明年全球經濟帶來新的動力」,如果樓市轉趨呆滯,勢必拖累復蘇步伐。究竟美聯儲點算好呢?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