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西區研建「香港築地」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17日 06:35
2013年08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西區區議會早前決定用社區重點項目基金的1億,活化已荒廢的西區副食品市場4個碼頭為海濱長廊。香港大學伙區議會進行歷時半年的規劃研究,建議沿海濱長廊建特色市集及海鮮食肆,變身香港「築地市場」,並在現時貨物裝卸區興建地標式觀景台,市民可沿海濱由西區步行至中上環,觀賞維港海景。


參與研究的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系主任葉嘉安表示,整個海濱長廊涵蓋西區副食品市場、西區貨物裝卸區、堅尼地城臨時巴士總站及周邊區域,全長約2.4公里,面積涉及6公頃。


整項研究分3階段發展海濱長廊,當中覆蓋副食品市場及貨物裝卸區的「碼頭區」,將打造成西區地標。葉嘉安說,海事處已答應交出位於副食品市場內的4個荒廢碼頭,區議會未來將運用1億元翻新碼頭作為海濱長廊,並興建行人天橋連接至中山紀念公園。


仿魚尾獅像 打造海港城市地標

區議會建議長遠興建匯聚美食及藝術的本港特色市集,現有3個副食品市場可作展覽或零售空間。他續說,沿海濱長廊可興建海上噴泉,並於毗連的貨物裝卸區興建觀景台,「觀景台要有特色,可仿效新加坡魚尾獅像等,作為世界海港城市地標。」


研究又建議在碼頭內港一帶設立水上舞台及露天劇場,成為區內活動中心,市民可近距離觀賞維港海景;而連接至堅尼地城的新海旁區,則設生態花園、攀石牆、單車徑等設施。葉嘉安預料,活化碼頭等工程可於2014至15年進行,但長遠需要政府牽頭,估計整項工程要待2020年後才有望完成,期望最終能將西區海濱打造為「香港海港西大門」。


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陳學鋒表示,建議涉及重置貨物裝卸區,但現時裝卸區仍有商業活動進行,需再與海事處商討,期望能爭取先收回部分地皮發展。他又指不少副食品市場批發商戶反映,較難適應批發與零售兼做的營運模式,料需一段時間才可發展為香港「築地市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