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兩所大學的民調都指出,行政長官及其班子的民望再跌至新低,而最新民調顯示,市民對香港政黨的表現也十分不滿,如果說政府現正陷於管治危機,各政黨也自身難保。政府無力推出政策,議員則全力找政府碴子,香港就像停在路邊的汽車般,引擎空着轉,燃油不斷在虛耗。
香港引擎空轉
燃油不斷虛耗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7月31日公布的民調,清楚解釋了政黨民望低的原因。民調顯示,港人對政黨整體感到「滿意」的只有7.5%,「不滿意」的就高達41.5%,感到「普通」的則有48.7%。此外,受訪者對「政黨經常互相爭拗,根本做不到實事」表示「同意」的,高達55.4%,「一半半」也有26.8%。由此可推斷,確有大批港人早已認定,立法會各政黨「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各政黨的政治立場南轅北轍,一時間難以妥協,但在民生議題上,各黨派則有很大合作空間。近日部分泛民政黨盼能重組2000年代初曾出現的「八黨聯盟」,這建議值得各黨派認真考慮。
「八黨聯盟」於2001年組成,當時包括民主黨、民建聯、自由黨、早餐派、港進聯、前綫、職工盟和民協,在立法會60票中佔44票,先後達成共識,逼令預算案採納不加稅、寬免差餉和政府收費的紓困安排,以及逼令政府在一年內凍結首長級公務員人數。但隨着部分政黨成員加入行會,再加上23條等問題泛民與建制派關係惡化,聯盟亦宣告瓦解。
聯盟雖然曇花一現,但今天卻很有重組的價值。雖然香港現時政制傾向行政主導,但政府的預算案、重大政策的撥款、法例的通過與修訂,統統都是立法會的權力範圍,沒有議員的首肯,很多政策根本無法落實,堆填區擴建、長者生活津貼等就是例子。若各黨派團結一致,絕對可以左右施政大局,成為名副其實的「執政集團」。
更重要的是,立法會有半數議席由直選產生,多個功能組別議席也有一定選民基礎,因此一個獲立法會八黨聯盟一致贊同的政策,其實也擁有一定的民意授權,政府推行政策時遇上的社會阻力也會較小。
就以堆填區問題為例,若各黨派各自為政,政黨為保地區支持,只能從「別在我家後院」的角度出發,深怕一旦我贊成對手反對,就會把地盤拱手讓人,社會任何厭惡性措施都無法落實。若各黨派全港各區的議員能在此問題上團結一致,「各區分別承擔部分厭惡性措施」的邏輯才有機會落實,社會也能避免一直無謂的內耗。
特區政府無力改變香港現狀,各政黨更應要自強,既避免自己的民望繼續破底,最重要的是,不要讓香港繼續沉淪與空轉,浪費光陰。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