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韓國最近開始破天荒測試一條「充電馬路」,讓電動巴士一邊開車,地底電纜一邊為它們充電。
這款名為「線上電動車」(OLEV)使用「形磁共振」(Shaped Magnetic Field in Resonance)技術,車底配備感應線圈,可將來自地下電纜的磁力轉換成電能,以驅動車子,或將電力儲存在電池內,是全球首見可為行駛中的車輛充電的系統。研究這系統的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稱,未來4個月將在南部龜尾市測試長24公里的充電馬路。
全球首創 電動巴成本488萬
因可邊行邊充電,這種巴士所需的電池僅為傳統電動車的1/5大,電纜可埋藏於地面17厘米下,不用浩大工程便可完成。目前有兩輛巴士使用這項技術,研發單位希望在2015年前增加到10輛。不過,現時電動巴士成本不便宜,每輛約需7億韓圜(約488萬港元),生產OLEV原型車的公司表示,目前問題是怎樣降低成本,若能降低成本,相信更多城市對這新運輸技術感興趣。
這款名為「線上電動車」(OLEV)使用「形磁共振」(Shaped Magnetic Field in Resonance)技術,車底配備感應線圈,可將來自地下電纜的磁力轉換成電能,以驅動車子,或將電力儲存在電池內,是全球首見可為行駛中的車輛充電的系統。研究這系統的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稱,未來4個月將在南部龜尾市測試長24公里的充電馬路。
全球首創 電動巴成本488萬
因可邊行邊充電,這種巴士所需的電池僅為傳統電動車的1/5大,電纜可埋藏於地面17厘米下,不用浩大工程便可完成。目前有兩輛巴士使用這項技術,研發單位希望在2015年前增加到10輛。不過,現時電動巴士成本不便宜,每輛約需7億韓圜(約488萬港元),生產OLEV原型車的公司表示,目前問題是怎樣降低成本,若能降低成本,相信更多城市對這新運輸技術感興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