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周日在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對峙事件,警務人員介入之深,以規模和性質而言,是多年來涉及警隊的重大事件,政府和警隊高層迄今對事態未置一詞,重視程度與此事的嚴重性不成比例。此事由一樁市民與警員在街頭的語言衝突小事,演變至民衆在街頭對峙,數以百計警務人員上街參加集會,事態除了突顯社會撕裂,也反映「撻着」了長期以來警員的不滿和怒火,當局對事態切勿等閒視之,應該研議消除警員在公衆集會執法的深層次矛盾,避免事態失控而影響社會穩定。
警員集體上街表態
36年前警廉風暴後僅見
記憶中,1977年10月發生警廉風暴,之後36年,警隊雖然曾經為爭取薪酬福利發聲,但是僅開閉門會議,周日約千名警員為相同目標上街,是多年來所僅見。周日旺角街頭那一幕對峙,據正在退休前休假的警司劉達強指出,這次集會有約千名現役或退休警務人員參加,包括一名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兩名助理警務處長,他們都已經退休。劉達強這個披露無從查證,不過,即使打個五折,只有500名警務人員參加,仍然反映現役或退休警員的躁動。
周日旺角集會對峙的嚴重性,在於大批警員在街頭與市民正面對抗和衝突,雖然在互動過程中,「警員們」沒有表露身分,但是他們與市民的矛盾和扞格,現在回看,使人倒抽一口冷氣;慶幸當時事態並未惡化至失控,否則數以百計「警員」在街頭與市民大打出手,事態會壞到怎樣的程度,實在無法想像。
現役休班警員和退休警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甘冒大不韙,參加街頭集會,「林老師」講粗口責罵警員只是導火線,實際上乃多年來他們認為前線警員在公衆遊行集會執勤時,備受侮辱和衝擊的怨憤總爆發。據劉達強介紹,現時就遊行集會,警方執法策略要求前線警員克制容忍,若要採取拘捕行動,需請示上級,最高要請示到總區指揮官。不知道警隊高層憑什麼準則決定是否同意拘捕,不過,在克制容忍的大前提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相信是總體精神,所以,前線警員除了容忍之外,沒有太多選擇。
警員面對遊行集會群衆,有必要盡量克制容忍,讓市民充分行使基本權利,就此相信連警員也不會有異議;不過,近年一些遊行集會場合,確有一些取態激進的人,故意挑釁警員,辱罵警員,而警員在克制容忍的要求下,只有啞忍。這種情况,久而久之,積非成是,警員偶爾在現場執法,反而被指摘為打壓示威者,至於一些跟進執法行動,更動輒被指為有政治考慮;辱罵警員合理化甚至「合法化」,是過去幾年的執法「成果」,對整體法治也是一種貶損。
我們指出這一點,並非認為警員毋須克制容忍,可以隨意拘捕遊行集會市民,而是認為克制容忍都應該有一個限度。劉達強認為警隊高層對遊行集會的執法指引並不清楚,前線警員很難做,警隊應該有所調整。「警員」蜂擁參加周日的集會,部分或個別人物的行為或許值得商榷,若有涉及違法情事,警方也應該秉公辦理,但是這個集會確切反映「警員」的躁動,而無可否認地,他們躁動得有一定道理,值得重視。
應以法律為準繩
合理平衡民權與警權
對峙事件發生已經4日,未見政府和警隊高層對事態有片言隻語,難道他們都認為此事稀鬆平常,不值一提?事實上,事件突顯了兩個情况:
(1)劉達強警司雖云退休前休假,但是他參加集會並上台發言,被指偏離了警隊政治中立原則,據他透露有約千名「警員」參加集會,其中有現役警員,則警隊的政治中立原則該如何體待,政府和警隊高層起碼要有一個說法。周日休班而參加集會的現役警員,說不定日後就要執勤處理遊行集會任務,則他們的執法如何有公信力,這是現實問題,當局不應也不能迴避。
(2)政治生態愈趨激化,社會撕裂看不到有癒合契機,未來一段日子,警員將經常要處理兩陣對圓的群衆遊行集會,現在要求警員克制容忍和相關安排,已經導致警員躁動,出現警員參與旺角街頭「混戰」的場面,政府和警隊高層是否容許這種情况持續下去?若警隊也處於躁動的不穩定狀態,則社會如何安全穩定?這是當局要解答的問題。警隊應該修訂執法策略,清晰執行警員的行動指引,以法律為準繩,在民權與警權之間取得合理平衡。做到這樣,則不單解除前線警員的心結,也得以彰顯法治精神。
周日的旺角街頭對峙,有人引伸為佔領中環的預演,比喻是否恰當,見仁見智,但是當日的場面若放大4倍,加上反對佔中人士亦雲集,設若特首普選爭議無法解決,則數以萬計佔中與反佔中人士在中環對峙,屆時警員憑什麼指引、準則去處理?危機在前頭,保安局長黎棟國和警務處長曾偉雄不宜老僧入定,應該現身向市民交代警隊出了什麼事,同時交代當局將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問題,使香港市民有信心:警隊有足夠能力和正確心態處理內部保安事務,毋須特首要求駐港部隊插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警員集體上街表態
36年前警廉風暴後僅見
記憶中,1977年10月發生警廉風暴,之後36年,警隊雖然曾經為爭取薪酬福利發聲,但是僅開閉門會議,周日約千名警員為相同目標上街,是多年來所僅見。周日旺角街頭那一幕對峙,據正在退休前休假的警司劉達強指出,這次集會有約千名現役或退休警務人員參加,包括一名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兩名助理警務處長,他們都已經退休。劉達強這個披露無從查證,不過,即使打個五折,只有500名警務人員參加,仍然反映現役或退休警員的躁動。
周日旺角集會對峙的嚴重性,在於大批警員在街頭與市民正面對抗和衝突,雖然在互動過程中,「警員們」沒有表露身分,但是他們與市民的矛盾和扞格,現在回看,使人倒抽一口冷氣;慶幸當時事態並未惡化至失控,否則數以百計「警員」在街頭與市民大打出手,事態會壞到怎樣的程度,實在無法想像。
現役休班警員和退休警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甘冒大不韙,參加街頭集會,「林老師」講粗口責罵警員只是導火線,實際上乃多年來他們認為前線警員在公衆遊行集會執勤時,備受侮辱和衝擊的怨憤總爆發。據劉達強介紹,現時就遊行集會,警方執法策略要求前線警員克制容忍,若要採取拘捕行動,需請示上級,最高要請示到總區指揮官。不知道警隊高層憑什麼準則決定是否同意拘捕,不過,在克制容忍的大前提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相信是總體精神,所以,前線警員除了容忍之外,沒有太多選擇。
警員面對遊行集會群衆,有必要盡量克制容忍,讓市民充分行使基本權利,就此相信連警員也不會有異議;不過,近年一些遊行集會場合,確有一些取態激進的人,故意挑釁警員,辱罵警員,而警員在克制容忍的要求下,只有啞忍。這種情况,久而久之,積非成是,警員偶爾在現場執法,反而被指摘為打壓示威者,至於一些跟進執法行動,更動輒被指為有政治考慮;辱罵警員合理化甚至「合法化」,是過去幾年的執法「成果」,對整體法治也是一種貶損。
我們指出這一點,並非認為警員毋須克制容忍,可以隨意拘捕遊行集會市民,而是認為克制容忍都應該有一個限度。劉達強認為警隊高層對遊行集會的執法指引並不清楚,前線警員很難做,警隊應該有所調整。「警員」蜂擁參加周日的集會,部分或個別人物的行為或許值得商榷,若有涉及違法情事,警方也應該秉公辦理,但是這個集會確切反映「警員」的躁動,而無可否認地,他們躁動得有一定道理,值得重視。
應以法律為準繩
合理平衡民權與警權
對峙事件發生已經4日,未見政府和警隊高層對事態有片言隻語,難道他們都認為此事稀鬆平常,不值一提?事實上,事件突顯了兩個情况:
(1)劉達強警司雖云退休前休假,但是他參加集會並上台發言,被指偏離了警隊政治中立原則,據他透露有約千名「警員」參加集會,其中有現役警員,則警隊的政治中立原則該如何體待,政府和警隊高層起碼要有一個說法。周日休班而參加集會的現役警員,說不定日後就要執勤處理遊行集會任務,則他們的執法如何有公信力,這是現實問題,當局不應也不能迴避。
(2)政治生態愈趨激化,社會撕裂看不到有癒合契機,未來一段日子,警員將經常要處理兩陣對圓的群衆遊行集會,現在要求警員克制容忍和相關安排,已經導致警員躁動,出現警員參與旺角街頭「混戰」的場面,政府和警隊高層是否容許這種情况持續下去?若警隊也處於躁動的不穩定狀態,則社會如何安全穩定?這是當局要解答的問題。警隊應該修訂執法策略,清晰執行警員的行動指引,以法律為準繩,在民權與警權之間取得合理平衡。做到這樣,則不單解除前線警員的心結,也得以彰顯法治精神。
周日的旺角街頭對峙,有人引伸為佔領中環的預演,比喻是否恰當,見仁見智,但是當日的場面若放大4倍,加上反對佔中人士亦雲集,設若特首普選爭議無法解決,則數以萬計佔中與反佔中人士在中環對峙,屆時警員憑什麼指引、準則去處理?危機在前頭,保安局長黎棟國和警務處長曾偉雄不宜老僧入定,應該現身向市民交代警隊出了什麼事,同時交代當局將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問題,使香港市民有信心:警隊有足夠能力和正確心態處理內部保安事務,毋須特首要求駐港部隊插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