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或者香港人早就習慣了重重複複的興建和拆毁,對這些爭執的聲音只會懷有一刻的憐惜,然後又投回自己的繁忙中。
我在密集街道間的高樓中長大,由小我被塑造得只看見「城市」、「發展」、「經濟」和「效益」,對城市以外,關於香港的其他概念和景象有着一份模糊。鄉郊對於生活在市區的90後只是涉及「自然生態」,不涉及人和人的生活,更看不見「權力」在這些地帶運作。那天在一個集會上聽到一名東北的村民說,「你們可能要經過保安再走上樓才是回到家,而我們則是下了小巴,走進村口就已經是家」。那種人與人的相信和密切在話語中已道明。
梁振英政府將年輕人當為謊言的共謀,利用年輕人作為盲目發展的擋箭牌。表面上是為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提供「棲息處」,但仔細一看原來地底含大量砒霜,根本不宜發展。而且這些地底含大量砒霜的地方多數定為興建公屋,政府到底是否真的為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着想呢?因為我們看不見「鄰舍」,從小與鄰居只是點頭之交,這個無恥的政府以提供「棲息處」的說法來分化香港人,當東北的村民高呼我們都是香港人的時候,你們這一班高薪厚職的人有沒有聽到?
我們這個世代不應再停留在城市,嘗試自己走到郊外體會真正的鄉郊,擺脫日常既定的教育,尋找一套真實的概念。90後的年輕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不再只是村民土地、鄉郊文化的爭議,而是你願意繼續被利用?願意繼續擔當這個無恥政府的擋箭牌嗎?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我在密集街道間的高樓中長大,由小我被塑造得只看見「城市」、「發展」、「經濟」和「效益」,對城市以外,關於香港的其他概念和景象有着一份模糊。鄉郊對於生活在市區的90後只是涉及「自然生態」,不涉及人和人的生活,更看不見「權力」在這些地帶運作。那天在一個集會上聽到一名東北的村民說,「你們可能要經過保安再走上樓才是回到家,而我們則是下了小巴,走進村口就已經是家」。那種人與人的相信和密切在話語中已道明。
梁振英政府將年輕人當為謊言的共謀,利用年輕人作為盲目發展的擋箭牌。表面上是為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提供「棲息處」,但仔細一看原來地底含大量砒霜,根本不宜發展。而且這些地底含大量砒霜的地方多數定為興建公屋,政府到底是否真的為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着想呢?因為我們看不見「鄰舍」,從小與鄰居只是點頭之交,這個無恥的政府以提供「棲息處」的說法來分化香港人,當東北的村民高呼我們都是香港人的時候,你們這一班高薪厚職的人有沒有聽到?
我們這個世代不應再停留在城市,嘗試自己走到郊外體會真正的鄉郊,擺脫日常既定的教育,尋找一套真實的概念。90後的年輕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不再只是村民土地、鄉郊文化的爭議,而是你願意繼續被利用?願意繼續擔當這個無恥政府的擋箭牌嗎?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