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繼上任發展局長麥齊光因涉嫌不誠實申領房屋津貼而下台後,現任局長陳茂波上任後同樣爆出一單又一單的醜聞,至今又爆出了涉嫌利益衝突的囤地事件。眼見特首梁振英自己已身陷誠信危機,他所委任的官員同樣一個又一個的被揭發道德甚至法律問題,無論香港市民還是中央政府,現在都不能不問同一個問題:特區政府還可如何管治下去?
筆者提出管治問題,是因為世上任何一個現代政府無論要做任何事,都要先在社會各界疏通關係,政令才能暢達執行。以為坐擁軍隊和警察指着鼻子說是政府就可以順利執政,只是癡人說夢。香港目前的困局在於政府毫無威信可言,別要說什麼改造香港的宏圖大計,就連提供最基本的政府服務也舉步維艱。
香港走到如此田地,最容易的解釋是怪責所謂的「反對派」在拖政府的後腿,但這說法有兩個重要問題。首先,任何的公共政策都會有利益受損者,他們提出異議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當然,我們不難找到他們有時會持雙重標準來反對政府,但相對於政府自己如何天天自打嘴巴自相矛盾也就小巫見大巫。
更值得市民大眾和中央政府思考的,卻是第二個問題:協助政府管治的「啦啦隊」跑到何處去了?就算「反對派」處處針對,也總該有「建制派」出來護航啊!然而自從梁振英上任以來,不難發現「建制派」這個說法已愈來愈沒有分析價值。一次又一次立法會的重大決議,政府也找不到足夠票數過關。每當政府官員被媒體追打,也見不到「建制派」幫忙排解分憂,陳茂波的困境不過是其中一例。
「啦啦隊」跑到何處去了?
這點其實很容易理解:梁振英終有卸任的一天。他還能做多久固然難以預測,就算他能完成五年任期,甚至奇蹟連任下去,他最終還是會卸任的。政商各界的關係歲月長久,特首最多卻只做十年,下一朝又會重新洗牌,何必把政治資本押在現任特首之上?這點,恐怕才是管治問題的核心,也是為何特首由誰來做也不可能做得好的根本原因。
如果整個制度由普選和政黨政治支撐,擁有政治資本的可以明確支持政治人物,動員社會輿論。這樣就算某人下台了,也可相信其政黨會有翻身的一天,所付出的支持不會徹底東去。當前的制度,卻是小圈子加中央篩選的特首選舉。在董建華和曾蔭權的時代,「建制派」就算不喜歡也會礙於中央政府的要求而勉強在後面吶喊助威。然而經歷過董建華的忽然腳痛和唐梁之爭的儲君墮馬,大家發現中央政府原來是會隨時換人的,試問日後付出支持時還會否義無反顧?從效忠中央自動過戶成為效忠特首的年代,不知不覺間原來早已遠去。
從政治信仰的角度出發,筆者固然支持全面普選和發展政黨政治。然而就算筆者換位思考,僅僅以重建特區政府施政能力,免得為中央政府添煩添亂為前提,也可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如果中央政府面對政改仍然殘抱「敵我思維」,只顧如何防止某些候選人問鼎特首,就會完完全全錯過香港過去10多年來政治亂象之源。這管治基礎的問題一天不解決,就算篩選版的政改方案獲得通過,恐怕香港「無法管治」的局面仍會持續下去。
筆者提出管治問題,是因為世上任何一個現代政府無論要做任何事,都要先在社會各界疏通關係,政令才能暢達執行。以為坐擁軍隊和警察指着鼻子說是政府就可以順利執政,只是癡人說夢。香港目前的困局在於政府毫無威信可言,別要說什麼改造香港的宏圖大計,就連提供最基本的政府服務也舉步維艱。
香港走到如此田地,最容易的解釋是怪責所謂的「反對派」在拖政府的後腿,但這說法有兩個重要問題。首先,任何的公共政策都會有利益受損者,他們提出異議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當然,我們不難找到他們有時會持雙重標準來反對政府,但相對於政府自己如何天天自打嘴巴自相矛盾也就小巫見大巫。
更值得市民大眾和中央政府思考的,卻是第二個問題:協助政府管治的「啦啦隊」跑到何處去了?就算「反對派」處處針對,也總該有「建制派」出來護航啊!然而自從梁振英上任以來,不難發現「建制派」這個說法已愈來愈沒有分析價值。一次又一次立法會的重大決議,政府也找不到足夠票數過關。每當政府官員被媒體追打,也見不到「建制派」幫忙排解分憂,陳茂波的困境不過是其中一例。
「啦啦隊」跑到何處去了?
這點其實很容易理解:梁振英終有卸任的一天。他還能做多久固然難以預測,就算他能完成五年任期,甚至奇蹟連任下去,他最終還是會卸任的。政商各界的關係歲月長久,特首最多卻只做十年,下一朝又會重新洗牌,何必把政治資本押在現任特首之上?這點,恐怕才是管治問題的核心,也是為何特首由誰來做也不可能做得好的根本原因。
如果整個制度由普選和政黨政治支撐,擁有政治資本的可以明確支持政治人物,動員社會輿論。這樣就算某人下台了,也可相信其政黨會有翻身的一天,所付出的支持不會徹底東去。當前的制度,卻是小圈子加中央篩選的特首選舉。在董建華和曾蔭權的時代,「建制派」就算不喜歡也會礙於中央政府的要求而勉強在後面吶喊助威。然而經歷過董建華的忽然腳痛和唐梁之爭的儲君墮馬,大家發現中央政府原來是會隨時換人的,試問日後付出支持時還會否義無反顧?從效忠中央自動過戶成為效忠特首的年代,不知不覺間原來早已遠去。
從政治信仰的角度出發,筆者固然支持全面普選和發展政黨政治。然而就算筆者換位思考,僅僅以重建特區政府施政能力,免得為中央政府添煩添亂為前提,也可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如果中央政府面對政改仍然殘抱「敵我思維」,只顧如何防止某些候選人問鼎特首,就會完完全全錯過香港過去10多年來政治亂象之源。這管治基礎的問題一天不解決,就算篩選版的政改方案獲得通過,恐怕香港「無法管治」的局面仍會持續下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