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茂波欲自救 須交代三大質疑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01日 06:35
2013年08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陳茂波被質疑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涉及利益衝突,雖然他說「要說的都已講完」,但是大多數市民認為疑點未釐清,連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和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都認為他應該來一次全面交代。陳茂波陷身誠信危機,是他處理手法拖泥帶水的結果,現在只有陳茂波能自救,他要在私隱與公衆之間,選擇向公衆傾斜,披露事態的關鍵資料,證明他與事件的3幅土地完全無關,這樣,陳茂波才可以擺脫利益衝突的質疑和困擾,使社會重新聚焦新發展區的討論。


陳茂波答問如擠牙膏

誠信危機自己一手造成

陳茂波的處境,主要被認為不夠坦誠。上周一,傳媒揭露事態之後,陳茂波回答傳媒查問,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接受議員質詢,但是他的答覆,總的而言是問到哪裏、答到哪裏,曾鈺成認為陳茂波予人的印象像擠牙膏,「不撳不講」,「這是最差及最弊的問題」。另外,陳茂波答問內容暴露一些情况,展現了一些未回答的問題,使他未能擺脫質疑的泥沼。


例如Orient Express涉及37.5%土地權益,陳茂波說自己無實際利益,表示「該公司是我太太及家人的」,傳媒進一步揭發所謂「家人」,其實是他的兒子。把「兒子」稱為「家人」,當然不能說錯,但是陳茂波「掩飾」兒子的身分,把「陳家」與土地權益切割之意,甚為明顯。而這般操作,客觀上欲蓋彌彰,挫損了陳茂波的公信力。


又如,涉及經營劏房的「景捷實業」的股權,陳茂波曾向立法會表示妻子許步明並非控制性股東,但是傳媒披露的資料,顯示許步明在Orient Express佔90%股權,而Orient Express持有景捷75%權益,應屬控制性股東,與陳茂波的說法不同。事態演變至此,陳茂波另有說法,表示Orient Express持有的75%景捷股權,其中只有一半是實益擁有,另一半是其妻以信託形式,替朋友所持有的海外公司Classic Success擁有,但是不便公開朋友的身分。陳茂波堅決否認以「大話冚大話」,但是這家Classic Success公司突然冒出來,連同所謂信託,都只是一些說法,而海外公司的股東和背景又無從查證,以陳茂波在劏房的前科和今次囤地風波的表現,對他的說法的真確性,大眾難免有合理懷疑。


另外,陳茂波就各方要求他披露證據資料,以私隱為擋箭牌,不過,以此事的性質和演變,私隱的理由難以使人接受。因為按陳茂波的說法,事態涉及的3幅土地,實際上全屬其妻及其外家的私隱,陳茂波根本就不應該代表他們答覆任何問題,現在應對查問與質詢,與他身為發展局長有關,事涉公衆利益,必須解畫。所以,在這件事上,私隱與公衆利益之間,本已向公衆利益傾斜,這是正常合理發展,問題是傾斜程度仍然不夠,陳茂波若要消除質疑,擺脫困擾,就不要以私隱為擋箭牌,而是完整地提出資料證據,向公衆交代整件事。


陳茂波就利益衝突質疑

須澄清與海外公司關係

曾鈺成和葉劉淑儀都認為,陳茂波需要來一次全面完整交代,事實上,若陳茂波不涉及利益衝突,則坦誠交代,對他挽回聲譽、重建公衆的信任,只有好處,絕無壞處。我們認為,陳茂波應該認清處境和情勢,要就3項關鍵質疑如實交代。


(1)「國萬實業」持有3幅土地,涉及的3個股東都是海外公司,除了Orient Express的股權已經清楚,擁有50%股權的Excellent Assets和12.5%股權的Fidelity Management,都是海外公司,股東身分和背景無從查悉,陳茂波與這兩家公司是否完全無關,也不能確定。若陳茂波和許步明能夠安排披露這兩家公司的股東資料,對釐清利益衝突質疑,大有幫助。


(2)涉及此事的海外公司,還有Strategic Assets,這家公司持有陳茂波夫婦用以經營諮詢顧問業務的匡成顧問公司,另外,與陳茂波夫婦關係密切的忠誠公司,亦在其旗下,而這家公司的股東究竟何方神聖,亦是謎團。囤地風波涉及的海外公司,股權錯綜複雜,不少蛛絲馬迹都與陳茂波和許步明有關,陳茂波有必要安排揭開這些公司的神秘面紗。


(3)許步明表示已把在國萬的土地權益,以270萬元賣給其弟許嘉麟,不過,許嘉麟在2002年2月曾被頒破產令,2006年2月解除破產令,雖然許步明表示賣地款項已經分3次收齊,但是交易的真實性仍有合理懷疑,許步明若能披露收到款項的確切證明,自能化解質疑。


昨日,陳茂波承認表達有點「論盡」,會檢討云云,其實,陳茂波應該認知:他的誠信不會因為一些說法而確立,必須提供真憑實據和讓事實說話,所以,作一次全面完整交代,是他恢復信譽的唯一選擇。去年7月,陳茂波在文章〈時窮節乃見〉白紙黑字寫着:「明白社會對公職人員在這方面的觀感,即除了事實上(reality)要沒有利益衝突外,還要顧及在公衆觀感(perception)上盡可能也不會惹起利益衝突的懷疑。所以,我一直警惕自己要『比白還白』。」陳茂波陷身的囤地風波,就是公衆觀感的問題,若他仍然確認這段文字,就應該全面交代涉及利益衝突的質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