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專為英、法多個大型媒體報道阿拉伯新聞、剛於今年獲國際媒體獎「最先線獎」(Cutting Edge Prize)的著名自由撰稿人拉姆丹尼(Nabila Ramdani),昨為《觀察家報》撰文,質疑國際社會未對埃及槍口下的政權更迭作明確譴責,形容埃及平民被自己的軍隊「難看地謀殺」,已說明阿拉伯之春毫無進展,以下為文章節錄:
埃及一年前才舉行民主選舉,盼迎來自由穩定新局面,但我們只見到變為恆常的街頭殺戮。那些在開羅街頭被自動步槍擊中的死傷者,都是為了聲援被軍方推翻的民選總統穆爾西。曾象徵希望的開羅,現在被試圖用槍支鎮壓手無寸鐵百姓的槍手控制了。
歐美陳腔濫調 為政變開脫
當開羅解放廣場的慶祝群眾成為阿拉伯之春勝利的象徵之際,國際領袖諸如美國總統奧巴馬信誓旦旦要「阻止獨裁者屠殺國民」。還記得英國首相卡梅倫派空軍戰機,聯手把利比亞領袖卡扎菲炸得落荒而逃嗎?「保護平民性命」成了武力推翻獨裁政權的金科玉律,也是西方支持中東及北非革命的原因。
如今,同樣的西方領袖卻對埃及軍方的暴行保持緘默。無論從任何角度,軍方打壓穆斯林兄弟會的政權,就是典型的政變,那些試圖為軍方政變開脫的人,無疑相信軍人統治是任何阿拉伯國家的理想狀態。
埃及軍方否認實彈鎮壓示威(當局是否暗示示威者開槍自轟?),而英國外相夏偉林等政客,只會說「反對使用武力」此類陳腔濫調,沒有明確譴責槍口下的政變。
軍方倘續「造王」 殺戮不斷
儘管突尼斯因幾乎沒有血腥的茉莉花革命而廣受讚譽,但反對派領袖如今接連被殺,令示威愈演愈烈;利比亞政府在後卡扎菲時代無力控制武裝分子無日無之的殺戮權鬥,有份推翻卡扎菲的著名律師馬斯馬里(Abdelsalam al-Mismari),亦因抨擊武裝分子暴行而於上周五被槍殺;敘利亞民主抗爭演變成10萬人死亡的內戰,巴沙爾政權如今仍靠軍力戀棧權位。
若國家尚且無力保護平民免受軍隊或武裝分子侵襲,又如何推動阿拉伯之春各種社會理想?相反,阿拉伯之春後,無論是世俗派還是伊斯蘭勢力的反對派權鬥不斷,妨礙了改革,更令民生問題惡化。
當初埃及和突尼斯的反政府示威,就是因軍方默許而造就了阿拉伯之春。如今這場運動也不是完全失敗,至少它促成了一場民主運動,令阿拉伯世界的問題登上國際舞台,只是民主進程現在受到一些相信應由政府直接發號司令的人窒礙。若軍方繼續成為「誰能夠執政」的終極仲裁者,殺戮難望停止。
埃及一年前才舉行民主選舉,盼迎來自由穩定新局面,但我們只見到變為恆常的街頭殺戮。那些在開羅街頭被自動步槍擊中的死傷者,都是為了聲援被軍方推翻的民選總統穆爾西。曾象徵希望的開羅,現在被試圖用槍支鎮壓手無寸鐵百姓的槍手控制了。
歐美陳腔濫調 為政變開脫
當開羅解放廣場的慶祝群眾成為阿拉伯之春勝利的象徵之際,國際領袖諸如美國總統奧巴馬信誓旦旦要「阻止獨裁者屠殺國民」。還記得英國首相卡梅倫派空軍戰機,聯手把利比亞領袖卡扎菲炸得落荒而逃嗎?「保護平民性命」成了武力推翻獨裁政權的金科玉律,也是西方支持中東及北非革命的原因。
如今,同樣的西方領袖卻對埃及軍方的暴行保持緘默。無論從任何角度,軍方打壓穆斯林兄弟會的政權,就是典型的政變,那些試圖為軍方政變開脫的人,無疑相信軍人統治是任何阿拉伯國家的理想狀態。
埃及軍方否認實彈鎮壓示威(當局是否暗示示威者開槍自轟?),而英國外相夏偉林等政客,只會說「反對使用武力」此類陳腔濫調,沒有明確譴責槍口下的政變。
軍方倘續「造王」 殺戮不斷
儘管突尼斯因幾乎沒有血腥的茉莉花革命而廣受讚譽,但反對派領袖如今接連被殺,令示威愈演愈烈;利比亞政府在後卡扎菲時代無力控制武裝分子無日無之的殺戮權鬥,有份推翻卡扎菲的著名律師馬斯馬里(Abdelsalam al-Mismari),亦因抨擊武裝分子暴行而於上周五被槍殺;敘利亞民主抗爭演變成10萬人死亡的內戰,巴沙爾政權如今仍靠軍力戀棧權位。
若國家尚且無力保護平民免受軍隊或武裝分子侵襲,又如何推動阿拉伯之春各種社會理想?相反,阿拉伯之春後,無論是世俗派還是伊斯蘭勢力的反對派權鬥不斷,妨礙了改革,更令民生問題惡化。
當初埃及和突尼斯的反政府示威,就是因軍方默許而造就了阿拉伯之春。如今這場運動也不是完全失敗,至少它促成了一場民主運動,令阿拉伯世界的問題登上國際舞台,只是民主進程現在受到一些相信應由政府直接發號司令的人窒礙。若軍方繼續成為「誰能夠執政」的終極仲裁者,殺戮難望停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