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董建華的直資舊帳長青網文章

2013年07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7月10日 06:35
2013年07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不太想翻董先生的舊帳,始終人去茶涼,已成歷史,何必鞭撻過去,但他任內確實有兩宗遺害深遠卻又乏人問津的禍,其一是殺市政局,毁滅香港的地區市政;其二便是接受中學推行直資。今天多間學校的家長學生反對,便是源自當年政策。


殖民地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以來,雖然大致實踐均等教育的理想,中產精英卻一直不心息,嘀咕學生水平參差,自由黨前主席李鵬飛更說過,香港教育製造很多垃圾學生。結果,殖民地即使推直資,學費也不敢多於資助額三分之二,董政府在1998年的《施政報告》卻將之解禁了,為了討精英、中產的歡心,把直資的禁果引進來。


13年過去,我們看到名校相繼轉營,大家可能問,圓了精英門第的夢,失了辦學的宗旨,值得嗎?我想即使是學校高層,他們總該也想過這點,但鄰校轉了,你轉不轉?况且直資確能令學費收入大增,招生更自由,令學生的家庭教育有保證,因為有能力付出的,大多是用心栽培子女的中產家庭,無論是為勢所迫還是甘心樂意,要爭逐名校地位,直資變成生存之途。


可以預想,直資政策下的辦學環境令名校轉直資成為一條不歸路。或許有人會覺得社會真的要為精英提供優才教育,但當初開埠時期來港辦學的修士修女卻沒如此想。他們有的要為女性提供教育機會,有的為了貧苦學生能夠繼續學業多番援助,他們的學校多年後成名,當中一定有這些理念支撐着它們,今天制度卻使他們同質化,教育普及均等的理想愈行愈遠。學校可否停一停,諗一諗?教育政策又可否停一停,諗一諗?


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