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
【明報專訊】向有研究外國政治辯論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以四個字形容這場「曾余辯」,就是「高下立見」。他形容余若薇能夠用一些接近市民的語言,特別是總結時用推銷員態度誠懇,但簽約時才發覺貨不對辦的比喻,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相反,曾蔭權平鋪直敘,雖沒犯大錯,但過於官腔。
蔡子強認為,今次辯論雙方都沒什麼新論點,成敗在於能否令公眾產生共鳴,「曾蔭權在這方面比較失敗,他應該明白這次不是在法庭入面辯論,而是面對公眾,他平白浪費了這次機會。」
特首難說真相 論據輸蝕
他形容,曾蔭權的表現已比平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有進步,沒有嚴重出錯,然而所提的觀點平平無奇。他又表示,從論據上,曾蔭權亦處劣勢,因為他不能直接講政改最大困難是來自中央政府和工商界的反對聲音,「一開始綁住手來打,不能講出真相,余若薇則可以盡量爭取道德高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