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究:頂頭槌易傷腦 年逾1800次損記憶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3日 06:35
2013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踢足球常會「頂頭槌」,但有美國研究指出,頂球太過頻繁易令腦部受損,若球員一年內頂球逾885次會出現腦白質異常,一年頂球1800次記憶力會變差。有足球教練說,為免在發育時期受損傷,年幼球員多數等到成年後才接受較多頭球訓練。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早前以37名平均年齡約31歲的業餘足球員作研究對象,用磁力共振技術觀察大腦運作。結果發現,這批足球員在1年以內,用頭頂球的次數約32至5400次,而頭球次數達885次至1550次的球員的腦部皆出現腦白質異常,反映對大腦造成一定程度損傷。另外,一年頭球次數逾1800次的球員,在記憶力測試的表現比其他人差。


球員每賽平均出招6至12次

研究團隊指出,頭球是踢波常用動作,球員平均在一場比賽中會出招6至12次,一次訓練中則超過30次,目前需進一步研究頭球對腦部影響。該研究已刊於美國醫學期刊《放射學》雜誌(Radiology)。


本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莫仲棠表示,腦白質相當於腦部的神經「線路」,密集分佈在不同位置,若受到損害會影響思維,令思考能力轉慢,嚴重者亦有可能影響記憶力。


教球10年的足球教練黃俊華說,比賽時前鋒及後衛球員較常「頂頭槌」,球員多使用前額等骨頭較硬位置頂球避免損傷,年幼球員因尚在發育階段,易有損害,故多數在成年後才較多頭球訓練。


球壇上有不少足球明星以「頭槌」見稱,包括葡萄牙名將C朗拿度。而在2002年身故的英格蘭國腳阿士圖(Jeff Astle)生前經常以頭頂球,被法醫裁定因「職業病」導致腦部退化受損死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