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牙買加,加勒比海小島國,位於古巴以南,海地以西。1494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655年,英國取代西班牙角色,自此以後,英語便流通牙買加。今天牙買加,已經是個獨立國家,可是,因為歷史淵源,本來土著原住民印第安人,早已銷聲匿迹。滿街見到,都是從前被販賣到牙買加,當黑奴的後裔,嘴裏吐出帶點英國腔但充滿饒舌節奏的英語。
坦白說,直到抵埗一刻,我對牙買加仍停留在刻板印象。這個刻板印象,剛好一出機場,就懸空高高掛。海報上,一個個奧運長跑手,張開雙臂,勝利自信的面容,歡迎我們蒞臨。
耳邊不斷迴響,嘶叫但充滿節拍的英語;車廂店舖甚至街角,放着大喇叭,播放reggae或danso音樂,聲浪大得要刺破耳膜;沿着車路和行人路的小石壆,一眼看去沒有盡頭的垃圾;偶爾,鼻腔傳來陣陣尿膻味;又偶爾,在人煙稀少的街邊,好些男人背着街道站着,不用看,也猜到他在做什麼。
滿滿刺激。這是我對牙買加第一感官印象。
初接觸 似監獄風雲
抵埗第一晚,硬着頭皮,頂着昏暗街燈,走在幾乎沒有路人的街道,找餐廳。約15分鐘後,終於看見一間「fast food」,還掛着中文招牌「好到底」。牙買加第一餐,又吃唐餐。
靠近餐廳,看見一條小人龍,等買飯等飯盒,在小窗口排隊。小窗口真的很小,頂多只能容下三個疊起的飯盒。大家只能排隊買外賣,情况一如公立醫院配藥部,透過小得可憐的窗口拿藥。其實,餐廳明明有四張桌子,可是偏偏閘門深鎖,不得內進。我們在小櫥窗縫隙窺看,裏面坐着一名亞洲婦女。
我們透過鐵門大喊,會講國語嗎?過了一會,店內女職員聞聲而至,然後叫背後的老闆娘。原來是個華人,得悉彼此共同語言是粵語後,她遞給我們鑰匙,我們逕自打開閘內大鎖,進入食堂。簡單地形容這間小餐廳,像似監獄風雲,四面鐵欄。
「為什麼這麼多鐵欄?」點菜後,隔着鐵欄,她的手穿過小窗口,遞到我眼前,「看到我的手嗎?」她的手指手掌腫脹得不能彎曲。「有次有賊持槍打劫,子彈穿過手掌大腿。」我瞠目結舌,過了半秒才反應過來。
餐廳曾多次遭搶劫,後來裝上鐵閘,誰料連小窗口,賊人也能爬入犯案,所以得為小櫥窗,再裝上半個鐵欄。聽着聽着,我的額頭開始冒汗,可能,是天氣太熱。15分鐘後,老闆露面。原來,老闆跟老闆娘曾生曾太一樣來自香港,本住元朗。1989年因六四事件,離開香港逃到其他國度,最後選了牙買加。
被劫十多次 子彈穿手掌
我不明白,如斯危險,為什麼不離開?「習慣就好了。這裏氣候宜人,何况現在返香港,我們也難以生存。」曾生說。大陸出生,廿年後來到香港,又廿年後來到牙買加,一眨眼又30餘年了。昔日的華人朋友,都早已移民美國加拿大。
子彈穿手掌大腿,被打劫十幾次,小餐館的保安裝潢,跟監獄無異。這種生活,能習慣嗎?我偷偷望了閘後的曾太一眼,她似乎有點無奈。曾老先生補充,其實,哪裏都一樣。
真的,之後我們在街上買東西,不少小店的職員和貨物,都在重重鐵閘後。談着談着,已九點多十點,我們告辭後,以飛快的步速回去。來時15分鐘,回程5分鐘。
初嘗牙買加,教人刺激又害怕。
上山 嘗「垃圾味」樹根汁
從大街小巷,甚至到手背紋身,在牙買加總會看到Bob Marley蹤影。Bob Marley是牙買加人,雷鬼(Reggae)音樂始祖,早早成名,是流行音樂傳奇。傳奇人物總有個特點,在最燦爛的剎那,毫無預兆死去。Bob Marley也不例外,1945年生1981年死,所以歷久不衰。其中最為人知的形象,就是頭上恍如流浪漢的髮型。據說,髮型受宗教影響,這個宗教叫Rastafari。
這是源自牙買加的宗教。這個宗教,一樣讀James King版本《聖經》。不過他們信奉的救世主,不是歐洲靚仔版的耶穌基督,而是埃塞俄比亞國王Haile Selassie一世。其中一個原因,因扯上黑奴解放,關乎身分問題,他們要找一個「黑人救世主」,證明自己身分。
話說來到牙買加,得到藍山朝聖。當天我們租了一台車,司機哥哥安排一天遊,除了鼎鼎大名的藍山咖啡,還參觀一個叫School of Vision的山上小村落。這條村落信奉Rastafari。上山前司機哥哥解釋,這是群有遠見的人,他們預見將來人類會給植入晶片,為了脫離將被控制,所以逃到山上,自己種菜兼駁水源,實行自給自足。乍聽下有點不懂,植入晶片?他們從什麼線索預見?
逃避「植晶片」 自建村莊
「現在世界,明顯給一小撮人控制。君不見美國因911恐怖襲擊,宣布以安全理由,逼大家放棄更多私隱和人權?君不見美國一撮人,透過成立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以經濟方式操控世界?至於晶片,《聖經》舊約裏提及:未來世界,人類在額頭或手腕下,會有類似條碼的東西。透過所謂條碼,裏面儲存所有資料。未來世界,連錢都不需要了,因為晶片會儲存所有交易紀錄。Rastafarian不願被操控,所以建立這個村莊,他們都是能預見未來的人。」司機哥哥有點語帶激動。
除了舊約條碼和Rastafarian的遠見,前者因我沒有認真讀過舊約,後者因我根本不了解Rastafarian,其他的,我都同意。記得以前上班,人人有張職員證,永不落空,上面印着相片職位和條碼,出入得靠職員證上的條碼,這門認Code不認人。不少同事為了方便,把職員證掛在心口。當時下意識,非常抗拒把證件掛在心口,覺得尊嚴蕩然無存。很可笑,我們真人,居然比不上一小行條碼,這跟在耳朵釘上條碼,等待給販賣的豬,有何分別。有好幾次,職員證差點丟了,還是不願意把條碼掛在心口。
20美元參觀30分鐘
言歸正傳,來到村落,一女生熱情招待。她帶我們參觀Rastafarian寺廟,講解完畢,然後向每人收取約5美元入場費。參觀寺廟時買了一支樹根汁試試,嗅起來如垃圾味,喝着卻淡而無味,據說樹根汁好比神藥,可強身健體,百毒不侵。
老老實實,單看寺廟和飲樹汁,實在看不出司機哥哥所講村民的崇高理念,我似是能理解,又不能理解。我明白,人家花時間講解,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收費天公地道。但我不明白,他們一旦收錢,就不能脫離錢的擺佈,如何進一步建立自己的社會模式?他們「局部」開放村落,是為了讓大眾認識Rastafari,或是賺點小費,維持生活,又或許兩者根本沒有衝突,是我鑽牛角尖!
不知道Bob Marley,虔誠的Rastafarian,有何看法。也許他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故居棺材等等,已經變成非常商業化的景點,人人承惠20美元入場費,但只包括30分鐘走馬看花,有氣無神還要另收小費的導遊講解,Bob會很失望嗎。幸好,他隔着意大利大理石,靜靜躺着腐化,人們在議論什麼,已沒有意義。
臨海 美麗海灘支離破碎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島國,當中陽光與海灘,最教人嚮往。尤其Montego Bay,是著名的度假勝地。著名,往往要付出沉重代價,比商業化更商業化。本來一望無盡的海灘,外頭是一間又一間酒店,本無界線的海灘給分割得支離破碎,成為私人財產,例如這部分海灘,叫作Doctors Cave 或Sunset又或Sandals,都是會所或酒店名字。免費留給當地人的只有被分割後餘下的碎片,只約500多米,跟泳池別無兩樣。牙買加的旅遊業,可謂把資本主義的真理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Bob Marley到加勒比海海灘,無一倖免, School of Vision的Vision,能推而廣之嗎。不然最後牙買加,窮得只餘下臭名遠播旅遊業。但明明,這本是個可愛的地方呀!
■Profile
李碧君(筆名﹕EEL)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後,驀然發現,井底外的世界很大,決定一躍,看看井外藍天。由2013年10月,開始遊歷拉美各國,包括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洪都拉斯、墨西哥,以至南極等共十多個國家,為時十三個半月。希望透過旅程,了解身處花花世界。
Facebook Blog:對倒香港:遊南美隨筆(www.facebook.com/deberesdelviaje)
文:李碧君
圖:李碧君、Wikimedia Commons
編輯/余佩娟、梁小玲
travel@mingpao.com
坦白說,直到抵埗一刻,我對牙買加仍停留在刻板印象。這個刻板印象,剛好一出機場,就懸空高高掛。海報上,一個個奧運長跑手,張開雙臂,勝利自信的面容,歡迎我們蒞臨。
耳邊不斷迴響,嘶叫但充滿節拍的英語;車廂店舖甚至街角,放着大喇叭,播放reggae或danso音樂,聲浪大得要刺破耳膜;沿着車路和行人路的小石壆,一眼看去沒有盡頭的垃圾;偶爾,鼻腔傳來陣陣尿膻味;又偶爾,在人煙稀少的街邊,好些男人背着街道站着,不用看,也猜到他在做什麼。
滿滿刺激。這是我對牙買加第一感官印象。
初接觸 似監獄風雲
抵埗第一晚,硬着頭皮,頂着昏暗街燈,走在幾乎沒有路人的街道,找餐廳。約15分鐘後,終於看見一間「fast food」,還掛着中文招牌「好到底」。牙買加第一餐,又吃唐餐。
靠近餐廳,看見一條小人龍,等買飯等飯盒,在小窗口排隊。小窗口真的很小,頂多只能容下三個疊起的飯盒。大家只能排隊買外賣,情况一如公立醫院配藥部,透過小得可憐的窗口拿藥。其實,餐廳明明有四張桌子,可是偏偏閘門深鎖,不得內進。我們在小櫥窗縫隙窺看,裏面坐着一名亞洲婦女。
我們透過鐵門大喊,會講國語嗎?過了一會,店內女職員聞聲而至,然後叫背後的老闆娘。原來是個華人,得悉彼此共同語言是粵語後,她遞給我們鑰匙,我們逕自打開閘內大鎖,進入食堂。簡單地形容這間小餐廳,像似監獄風雲,四面鐵欄。
「為什麼這麼多鐵欄?」點菜後,隔着鐵欄,她的手穿過小窗口,遞到我眼前,「看到我的手嗎?」她的手指手掌腫脹得不能彎曲。「有次有賊持槍打劫,子彈穿過手掌大腿。」我瞠目結舌,過了半秒才反應過來。
餐廳曾多次遭搶劫,後來裝上鐵閘,誰料連小窗口,賊人也能爬入犯案,所以得為小櫥窗,再裝上半個鐵欄。聽着聽着,我的額頭開始冒汗,可能,是天氣太熱。15分鐘後,老闆露面。原來,老闆跟老闆娘曾生曾太一樣來自香港,本住元朗。1989年因六四事件,離開香港逃到其他國度,最後選了牙買加。
被劫十多次 子彈穿手掌
我不明白,如斯危險,為什麼不離開?「習慣就好了。這裏氣候宜人,何况現在返香港,我們也難以生存。」曾生說。大陸出生,廿年後來到香港,又廿年後來到牙買加,一眨眼又30餘年了。昔日的華人朋友,都早已移民美國加拿大。
子彈穿手掌大腿,被打劫十幾次,小餐館的保安裝潢,跟監獄無異。這種生活,能習慣嗎?我偷偷望了閘後的曾太一眼,她似乎有點無奈。曾老先生補充,其實,哪裏都一樣。
真的,之後我們在街上買東西,不少小店的職員和貨物,都在重重鐵閘後。談着談着,已九點多十點,我們告辭後,以飛快的步速回去。來時15分鐘,回程5分鐘。
初嘗牙買加,教人刺激又害怕。
上山 嘗「垃圾味」樹根汁
從大街小巷,甚至到手背紋身,在牙買加總會看到Bob Marley蹤影。Bob Marley是牙買加人,雷鬼(Reggae)音樂始祖,早早成名,是流行音樂傳奇。傳奇人物總有個特點,在最燦爛的剎那,毫無預兆死去。Bob Marley也不例外,1945年生1981年死,所以歷久不衰。其中最為人知的形象,就是頭上恍如流浪漢的髮型。據說,髮型受宗教影響,這個宗教叫Rastafari。
這是源自牙買加的宗教。這個宗教,一樣讀James King版本《聖經》。不過他們信奉的救世主,不是歐洲靚仔版的耶穌基督,而是埃塞俄比亞國王Haile Selassie一世。其中一個原因,因扯上黑奴解放,關乎身分問題,他們要找一個「黑人救世主」,證明自己身分。
話說來到牙買加,得到藍山朝聖。當天我們租了一台車,司機哥哥安排一天遊,除了鼎鼎大名的藍山咖啡,還參觀一個叫School of Vision的山上小村落。這條村落信奉Rastafari。上山前司機哥哥解釋,這是群有遠見的人,他們預見將來人類會給植入晶片,為了脫離將被控制,所以逃到山上,自己種菜兼駁水源,實行自給自足。乍聽下有點不懂,植入晶片?他們從什麼線索預見?
逃避「植晶片」 自建村莊
「現在世界,明顯給一小撮人控制。君不見美國因911恐怖襲擊,宣布以安全理由,逼大家放棄更多私隱和人權?君不見美國一撮人,透過成立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以經濟方式操控世界?至於晶片,《聖經》舊約裏提及:未來世界,人類在額頭或手腕下,會有類似條碼的東西。透過所謂條碼,裏面儲存所有資料。未來世界,連錢都不需要了,因為晶片會儲存所有交易紀錄。Rastafarian不願被操控,所以建立這個村莊,他們都是能預見未來的人。」司機哥哥有點語帶激動。
除了舊約條碼和Rastafarian的遠見,前者因我沒有認真讀過舊約,後者因我根本不了解Rastafarian,其他的,我都同意。記得以前上班,人人有張職員證,永不落空,上面印着相片職位和條碼,出入得靠職員證上的條碼,這門認Code不認人。不少同事為了方便,把職員證掛在心口。當時下意識,非常抗拒把證件掛在心口,覺得尊嚴蕩然無存。很可笑,我們真人,居然比不上一小行條碼,這跟在耳朵釘上條碼,等待給販賣的豬,有何分別。有好幾次,職員證差點丟了,還是不願意把條碼掛在心口。
20美元參觀30分鐘
言歸正傳,來到村落,一女生熱情招待。她帶我們參觀Rastafarian寺廟,講解完畢,然後向每人收取約5美元入場費。參觀寺廟時買了一支樹根汁試試,嗅起來如垃圾味,喝着卻淡而無味,據說樹根汁好比神藥,可強身健體,百毒不侵。
老老實實,單看寺廟和飲樹汁,實在看不出司機哥哥所講村民的崇高理念,我似是能理解,又不能理解。我明白,人家花時間講解,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收費天公地道。但我不明白,他們一旦收錢,就不能脫離錢的擺佈,如何進一步建立自己的社會模式?他們「局部」開放村落,是為了讓大眾認識Rastafari,或是賺點小費,維持生活,又或許兩者根本沒有衝突,是我鑽牛角尖!
不知道Bob Marley,虔誠的Rastafarian,有何看法。也許他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故居棺材等等,已經變成非常商業化的景點,人人承惠20美元入場費,但只包括30分鐘走馬看花,有氣無神還要另收小費的導遊講解,Bob會很失望嗎。幸好,他隔着意大利大理石,靜靜躺着腐化,人們在議論什麼,已沒有意義。
臨海 美麗海灘支離破碎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島國,當中陽光與海灘,最教人嚮往。尤其Montego Bay,是著名的度假勝地。著名,往往要付出沉重代價,比商業化更商業化。本來一望無盡的海灘,外頭是一間又一間酒店,本無界線的海灘給分割得支離破碎,成為私人財產,例如這部分海灘,叫作Doctors Cave 或Sunset又或Sandals,都是會所或酒店名字。免費留給當地人的只有被分割後餘下的碎片,只約500多米,跟泳池別無兩樣。牙買加的旅遊業,可謂把資本主義的真理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Bob Marley到加勒比海海灘,無一倖免, School of Vision的Vision,能推而廣之嗎。不然最後牙買加,窮得只餘下臭名遠播旅遊業。但明明,這本是個可愛的地方呀!
■Profile
李碧君(筆名﹕EEL)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後,驀然發現,井底外的世界很大,決定一躍,看看井外藍天。由2013年10月,開始遊歷拉美各國,包括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洪都拉斯、墨西哥,以至南極等共十多個國家,為時十三個半月。希望透過旅程,了解身處花花世界。
Facebook Blog:對倒香港:遊南美隨筆(www.facebook.com/deberesdelviaje)
文:李碧君
圖:李碧君、Wikimedia Commons
編輯/余佩娟、梁小玲
trave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