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梅子大豐收!
肥丁又開始忙於製作不同的梅子食品。
青梅濃郁芳香,不過直接吃起來非常酸,依照成熟程度作不同的加工,才得以把青梅的「內在美」發揚光大。
今年的青梅,果大飽滿、皮薄肉厚、核小多汁,六至七分熟,硬度像石頭,最適合製作脆梅。
沒化學處理 泛黃但安心
自己親手漬醃脆梅,洗淨後搓鹽、重壓出苦汁,泡鹽水、漂洗、三浸糖水,就可以吃了。脆梅甜中微酸,完全沒有青梅的酸澀味,香脆爽口,一想起就會不自主的分泌唾液,天氣開始熱,吃一顆從冰箱取出的脆梅,透心涼。飯前吃開胃,飯後吃解膩。因為沒有經過化學品和色素等處理,顏色有點泛黃,外表也不夠晶瑩剔透,但是吃的很放心。
鹼性食品 中和血液酸性
梅子是有益食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早已記載梅子的保健功效﹕「梅,花開於冬而實熟於夏,得木之全氣,故其味最酸。有下氣、安心、止肢體痛,止咳嗽。水漬汁飲,治傷寒煩熱,止冷熱痢疾,消腫解毒。」又酸又澀的青梅,其實是鹼性食品,能中和人體血液中的酸性,含有多種有機酸,有助消除疲勞,增進食慾、改善體質、殺菌解毒、改善腸胃功能。
文、圖/ 肥丁
編輯/方曉盈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