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華裔美籍科學家何大一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者,他又成功降低人類愛滋病死亡率,被譽為「雞尾酒療法之父」。在近日接受《明報》專訪時,何大一斷言,即使是下一代的科學家,都無法徹底治癒愛滋病。雖然雞尾酒療法已經能夠讓愛滋病患者有普通人的生命長度,但其體內的愛滋病毒卻無法「治癒」,即使是最新潮的「基因療法」也仍然停留在「科幻小說」階段。何大一與他的實驗室如今轉戰用「預防」對抗愛滋病,針對愛滋病感染高危人群,研究有效期3個月的長效抗愛滋藥。
明報記者 陸文 北京報道
早在1990年代,何大一率先提出「雞尾酒療法」,使當時等同於判死刑的愛滋病成為一種可長期控制治療的慢性病。近20年過去,如今全球還有3600萬愛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者增長率仍高達6%。被媒體親切稱為「娃娃臉」的何大一今年63歲,兩鬢比從前更多了斑白,面對記者「愛滋病何時能被徹底治癒」的問題,何大一稍顯無奈地說﹕「我已經研究愛滋病30年,但是我這一代科學家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下一代都不能。」
因為發明「雞尾酒療法」,何大一在199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年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之後《時代》的評論認為他「可能是少數幾個仍然相信藥物能祛除愛滋病毒的人之一」。近20年後的今天,何大一坦承,因為基礎科學的限制,徹底治療愛滋病遙遙無期。
所謂「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其實就是結合3種或以上的愛滋病藥一起使用,抗衡愛滋病毒對單種藥物的抗藥性,當時據報這種療法使多國愛滋病死亡率下降20%。何大一告訴記者,隨着近年治療愛滋病藥物不斷更新,醫生配「雞尾酒」的選擇增多,大部分愛滋病患者可以終生服藥,享有跟普通人一樣的生命長度。話到此處,何大一卻搖搖頭﹕「但就是不能根治。」
難根治原因:未能「瞄準」感染細胞
從科研的角度,為何做不到徹底治癒愛滋病呢?何大一稱,關鍵是還做不到對感染細胞的「瞄準」﹕愛滋病毒可以跑到人體細胞上,把自己的DNA加到人體細胞的DNA上,只有被感染細胞死掉才能擺脫病毒。然而當藥物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數目減少之後,即使100萬細胞裏只剩下一個有病毒,如何將這個細胞找出來弄死,而不把其他好的細胞弄死,還需要基礎科學方面的突破才能做到。
指基因療法仍在「科幻小說」階段
然而,去年3月開始,醫學界就不斷傳出有望徹底治癒愛滋病的傳聞,而且都圍繞「基因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編輯修改人體內與愛滋病有關的細胞,讓愛滋病毒DNA無法在人體內「着陸」,或者使細胞自行識別和攻擊愛滋病毒。然而,何大一卻指出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對人類來說還在「科幻小說」的階段,「以基因療法對抗愛滋在細胞實驗中容易做到,要到病人的身體上還不可能普遍實現,跟愛滋疫苗一樣,需要長久的研究工作」。
梁智鴻:減低感染 全民有責
醫管局前主席、愛滋病基金會主席梁智鴻認為,在社會尚未出現一種能預防愛滋病的疫苗,或一種能徹底治癒這種病的藥之前,愛滋病就不純粹是一個醫療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如果我們宣傳、預防做得好,感染數字不就低嗎?所以降低感染愛滋病數字,不止是醫生、科研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記者 陸文 北京報道
早在1990年代,何大一率先提出「雞尾酒療法」,使當時等同於判死刑的愛滋病成為一種可長期控制治療的慢性病。近20年過去,如今全球還有3600萬愛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者增長率仍高達6%。被媒體親切稱為「娃娃臉」的何大一今年63歲,兩鬢比從前更多了斑白,面對記者「愛滋病何時能被徹底治癒」的問題,何大一稍顯無奈地說﹕「我已經研究愛滋病30年,但是我這一代科學家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下一代都不能。」
因為發明「雞尾酒療法」,何大一在199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年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之後《時代》的評論認為他「可能是少數幾個仍然相信藥物能祛除愛滋病毒的人之一」。近20年後的今天,何大一坦承,因為基礎科學的限制,徹底治療愛滋病遙遙無期。
所謂「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其實就是結合3種或以上的愛滋病藥一起使用,抗衡愛滋病毒對單種藥物的抗藥性,當時據報這種療法使多國愛滋病死亡率下降20%。何大一告訴記者,隨着近年治療愛滋病藥物不斷更新,醫生配「雞尾酒」的選擇增多,大部分愛滋病患者可以終生服藥,享有跟普通人一樣的生命長度。話到此處,何大一卻搖搖頭﹕「但就是不能根治。」
難根治原因:未能「瞄準」感染細胞
從科研的角度,為何做不到徹底治癒愛滋病呢?何大一稱,關鍵是還做不到對感染細胞的「瞄準」﹕愛滋病毒可以跑到人體細胞上,把自己的DNA加到人體細胞的DNA上,只有被感染細胞死掉才能擺脫病毒。然而當藥物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數目減少之後,即使100萬細胞裏只剩下一個有病毒,如何將這個細胞找出來弄死,而不把其他好的細胞弄死,還需要基礎科學方面的突破才能做到。
指基因療法仍在「科幻小說」階段
然而,去年3月開始,醫學界就不斷傳出有望徹底治癒愛滋病的傳聞,而且都圍繞「基因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編輯修改人體內與愛滋病有關的細胞,讓愛滋病毒DNA無法在人體內「着陸」,或者使細胞自行識別和攻擊愛滋病毒。然而,何大一卻指出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對人類來說還在「科幻小說」的階段,「以基因療法對抗愛滋在細胞實驗中容易做到,要到病人的身體上還不可能普遍實現,跟愛滋疫苗一樣,需要長久的研究工作」。
梁智鴻:減低感染 全民有責
醫管局前主席、愛滋病基金會主席梁智鴻認為,在社會尚未出現一種能預防愛滋病的疫苗,或一種能徹底治癒這種病的藥之前,愛滋病就不純粹是一個醫療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如果我們宣傳、預防做得好,感染數字不就低嗎?所以降低感染愛滋病數字,不止是醫生、科研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