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曬三公還得輔助披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9日 06:35
2015年04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公務員的三公開支(公務接待、公費出國和公務用車)在胡溫時代由於沒有統計明細而無法公開,今年公開的帳目,已做到細項支出,也從不同方面公開開支去向,但還是需要更透明的公開,才能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


公開詳細開支 一目了然

今年公布中央本級的三公開支,不但給出三項開支的細帳,82個部門各項開支的比對,還有補充說明,如去年的特別活動導致開支的增減。開支中領導用車佔整個部門的比例,以前只公布大數,難以看清上層領導是否享有特權,而今都一目了然。還有就是辦公費等籠統大項,而今分成是水電費、福利費、伙食費、購房補貼等等。


很多部門還公布了公務員的總人數,國民只要將總開支除以人數,便可得出平均數,比如教育部在多項開支都「獨佔鰲頭」,但該部人數也是較多的。數據顯示,部級領導用車前五名的是全國工商聯、社保基金、三峽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工程院,這些部門需要對外解釋原因。


雖然曬三公比較透明,但要做到真正的監督,還有一些方面公開得不够,比如用車開支確實比去年下降了16.2%,看起來是各部門厲行節約,響應中央八項規定,然而,這跟同時實施的公務員用車補貼改革有何關係,需要深入分析,因為這項改革讓公務員過去可以享受公車待遇,而今改為給予交通補貼或者汽油補貼,他們開的是私家車,但仍然享受各種補貼。而這些補貼可能不反映在公務用車的帳上,導致公開的帳目下降了,但實際開支可能是不降反升。


目前公布的中央本級,地方政府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公布,一些公務接待,過去由中央開支,在曬三公的重大壓力之下,可能已經讓地方政府承受,這些都有待進一步披露。


阮紀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