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批居屋收到逾13萬份申請,每百名申請人僅得一人有幸揀樓,中籤者如中獎般高興,不過房屋署昨證實罕有出現揀樓次序出錯個案,其中一名早前被通知獲得「頭籤」、排揀樓名單第一位的申請人,原來是資料輸入出錯,經調整後跌回逾2200位,揀樓近乎無望。房署已責成承辦商重新檢視逾13萬份申請表,確保資料無誤。
調整後還原至2200餘位
房署今期發售共2160個居屋單位,分別位於沙田、青衣、荃灣及元朗,破紀錄接獲共13.5萬份申請表,包括11,500份綠表申請。上月攪珠結果顯示,排第一是申請表尾數「67」的申請人,但隨後再按申請家庭組別編訂揀樓次序後,排首位是申請表尾數卻是「84」、即攪珠中第38籤。
據悉,原本首名揀樓的申請家庭居於公屋,家中有長者,屬綠表中的「家有長者」組別即第三優先。不過,房署有人誤填個案為屬第二優先的中轉戶。因今期居屋沒有中轉戶申請,故該個案「打尖」晉升至第一位。
近日該個案已獲房署通知,揀樓次序還原至2200多,個案要求維持首名揀樓,房署拒絕。由於綠表配額僅得1296個,料此家庭揀樓無望。
房署責成承辦商覆檢13萬表
房署解釋,為處理大量居屋申請,首次由承辦商以電腦技術處理及儲存申請表資料,但審核申請時發現資料輸入有誤,需調整揀樓次序,已責成承辦商即時檢視所有申請表,確保無誤。
據悉,過往房署由不同人員雙重輸入資料,今次改為電腦掃描輸入,惟人手「剔錯」揀樓次序組別,令房署或須通宵檢視逾13萬份表。暫時未再發現同類出錯個案。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表示,過往曾調整揀樓次序,但今次個案罕見,「以往曾經有申請人誤以為家中有祖父母便可優先揀樓,但家中長者應為父母,故須調整揀樓次序」。他認為房署有不足地方,依賴電腦處理,日後應反覆檢視資料。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相信今次個案是幾十年來首宗,質疑房署外判資料處理程序,「房署『蝦碌』了,外判不一定可提高工作效率,事件或影響房署公信力,若申請者不信服,人人上訴,房署便『頭痕』了」。
調整後還原至2200餘位
房署今期發售共2160個居屋單位,分別位於沙田、青衣、荃灣及元朗,破紀錄接獲共13.5萬份申請表,包括11,500份綠表申請。上月攪珠結果顯示,排第一是申請表尾數「67」的申請人,但隨後再按申請家庭組別編訂揀樓次序後,排首位是申請表尾數卻是「84」、即攪珠中第38籤。
據悉,原本首名揀樓的申請家庭居於公屋,家中有長者,屬綠表中的「家有長者」組別即第三優先。不過,房署有人誤填個案為屬第二優先的中轉戶。因今期居屋沒有中轉戶申請,故該個案「打尖」晉升至第一位。
近日該個案已獲房署通知,揀樓次序還原至2200多,個案要求維持首名揀樓,房署拒絕。由於綠表配額僅得1296個,料此家庭揀樓無望。
房署責成承辦商覆檢13萬表
房署解釋,為處理大量居屋申請,首次由承辦商以電腦技術處理及儲存申請表資料,但審核申請時發現資料輸入有誤,需調整揀樓次序,已責成承辦商即時檢視所有申請表,確保無誤。
據悉,過往房署由不同人員雙重輸入資料,今次改為電腦掃描輸入,惟人手「剔錯」揀樓次序組別,令房署或須通宵檢視逾13萬份表。暫時未再發現同類出錯個案。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表示,過往曾調整揀樓次序,但今次個案罕見,「以往曾經有申請人誤以為家中有祖父母便可優先揀樓,但家中長者應為父母,故須調整揀樓次序」。他認為房署有不足地方,依賴電腦處理,日後應反覆檢視資料。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相信今次個案是幾十年來首宗,質疑房署外判資料處理程序,「房署『蝦碌』了,外判不一定可提高工作效率,事件或影響房署公信力,若申請者不信服,人人上訴,房署便『頭痕』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