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限奶令是權宜之計的爛決策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6日 06:35
2013年03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限奶令和「港人港地」,都是用來應付民怨民情的權宜之計,是回應民粹主義的產物,是否可行固然沒有深思熟慮,執行細節未想通就匆匆推出。練乙錚教授提一言驚醒,兩項政策都是分離主義:「符合高舉『龍獅旗』那班人的政治路線」,獨到見解,擊中要害。梁振英為了提升民望民情,已到了藥石亂投、飲鴆止渴的地步。


內地媒體輿論「媽聲四起」,尤其在帶奶粉出境要坐牢這個骨節眼上,被攻擊得最體無完膚,連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都曲線指摘梁振英當局沒有「換位思考」。不少人會說,強國人為了自身利益施壓,梁振英應該腰板挺直,直到海關所謂「拉錯人」事件曝光,人們才驚覺,梁振英上台大半年,其政府的決策水平,原來已經爛到如斯地步。


所謂限奶令,其實是限制供嬰兒和兒童食用的「配方粉」(formula),定義為「符合以下描述的粉狀物質——(a)供或看似供年齡未滿36個月的人食用; 及(b)是或看似是粉狀的奶或類似奶的物質,用以滿足年齡未滿36個月的人全部或部分營養需要」。


稍為有點邏輯常識的人,看見這個幾乎是包羅萬有的定義,就知道無法執行,隨時會殺錯良民。符合定義的,不但是開「糊仔」的米粉,就連好立克、阿華田也可包括在內,嚴格來說,甚至連供婆婆公公食用的老人奶粉也難逃法網。限奶令推行3星期,就錯控了12宗,不但錯拉帶米糊出境的旅客,帶成人奶粉的也中招。梁振英竟然把責任推到前線海關人員身上,要他們汲取教訓,法例寫得一塌糊塗而諉過於人,已到可恥的地步。


食衛局長高永文一再改口風,由口硬抗拒「日落條款」,到一日三道歉,更可能短期撤限奶令,向阿爺壓力跪低只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可能,是政府內部和前線執法人員極度不滿,致使措施可能無疾而終。


海關已作出無聲抗議

推行任何新政策,在正常情况下,意念來自上頭,具體細節如何執行,就由一眾精英政務官,自下而上,集思廣益。他們考慮會否破壞政策原則,是否矛盾犯駁,會否影響其他部門。然後推敲執行細節,會否被司法覆核,立法修法,法網的大小,字眼怎樣寫才清晰不含糊,令市民和執法者都有所依循。


為博掌聲提民望應付民粹的限奶令,明顯是自上而下的產物,上頭出了題,定出了限制奶粉出境的餿主意,別無選擇,下面的只能跟從,寫出了一個無所不包有殺錯無放過的法律條文,不只令中港矛盾衝突頓時升溫,前線人員更是難以執法。


值得注意的是,前線海關執法人員與有關政策局,就法律的執行建立了24小時熱線,這種前所未有的做法,反映了海關已作出了無聲抗議,甚至消極抵制:你政策局如何具體指示,我們海關就執行吧。內部矛盾已到公開撕破臉皮的地步,別無他法,限奶令只能匆匆收科。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