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急性肝硬化而肝衰竭入院的熊先生,苦候捐肝數月無果,妻子亦「打定輸數」。絕症纏身,熊先生一度神志不清指罵醫生醫治無方,瑪麗醫院最終決定「博一鋪」,進行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雖然時間不足以讓熊先生完成三周的手術前準備療程,但手術最終仍於月初順利完成,換上與他血型不同的妻子肝臟,讓熊先生昨日可清醒地向醫生說一聲「謝謝」。
瑪麗醫院1月初才首次為一名來自澳門的病人進行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熊先生屬第二宗,但為罕有接受移植的急性病人。熊先生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去年12月從將軍澳醫院轉至瑪麗。因熊先生為O型血,僅能接受O型血的肝臟,但家人均非O型血,故需等待捐贈率不高的屍肝,惟一直無音信。
未完成三周手術前療程
妻子熊太憶述當日丈夫病困時,常指罵醫護無法將他治好,留醫多月卻藥石無靈,猶如在院內等待離開人世。主診醫生夏威說,當時熊先生長期昏迷或神志不清,根本已記不起自己曾罵人。
妻一口氣答應捐肝救夫
熊先生1月時因病情惡化被送往深切治療部,焦急的熊太於是問夏威有沒有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的方法。夏威憶述,當日正考慮應否為熊先生進行新的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未料熊太當面查問,於是決定回去與其他醫生商討可行性。
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需於移植前花3周進食藥物Rituximab及血漿置換(洗血)(見另稿),但熊先生病情已嚴重得難以完成3周療程。瑪麗醫院外科部主任盧寵茂說,外國醫院因風險較高,並不會為熊先生等急性病人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但他們的團隊認為該院肝臟移植技術足夠先進,應有能力將療程縮至2周。得出結論後,夏威於是就此問熊太,熊太一口氣便答應捐出部分肝臟予丈夫。
料活體肝移植可年增近三成
熊先生於2月21日起服藥及洗血,3月5日移植,7日後離開深切治療部,目前肝功能正常,更可於昨日記者會親口向醫生團隊致謝,並為患病時的話語致歉。
盧寵茂表明,緊急病情者不一定都能與熊先生一樣能接受跨血型移植,團隊會視乎病人情况決定,但相信新的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可令每年的活體肝臟移植增加近三成。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