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扶貧委員會早前委託香港大學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就未來的退休保障進行研究。周永新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其構思的退休保障方案,倡向65歲以上長者每月發放基本生活開支金,水平暫料4000元,有關開支半數由政府承擔,半數由僱主僱員各供款月薪1.5%的中央戶口支付。周永新強調,會逐一檢視坊間曾提出的方案及進行詳細數據推算,預計6至8個月內已可提交報告,下年由扶委會交出方案諮詢,但相信社會在特首梁振英任內達成共識的可能性不大。
有聲音批評政府只是花錢研究坊間已有的養老金方案,周永新表示不認同。他坦言報告雖多,但不夠嚴謹,未達操作層面,情况有如叫人跳水,卻不知水深,故其團隊將與提出方案的團體會面,及推算每個計劃未來30年的財政承擔。至於政府,多年來只評估現有福利政策,但從來未曾就不同方案進行人口、經濟、儲蓄轉變等推算。
周永新本身就退休保障亦有一套理念。他認為,社會有日後退休保障不設資產審查的共識,因即使退休公務員亦可能因疾病等因素而需要援助。「退休20、30年,任何事都可以發生……可以靠這筆錢,有很基本的生活支持,不用審查才可得到援助。」
倡取消生果金長者綜援
周建議的退休保障方案是向所有長者發放基本生活金,金額按現時綜援及租津計算,建議任何長者如按現時水平每月可領4000元,以目前約100萬名長者計算,每年開支約480億元,並取消現有的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或長者綜援等項目。
他建議,基本生活金的開支半數由政府承擔,開支相若於政府現每年用於綜援及生果金等約220億元。餘下半數開支由僱主和僱員承擔,僱主及僱員每月按員工月薪各供款1.5%。他主張保留強積金制度,因每人應按其收入有不同額的儲蓄,供款比例可減至4%,但不宜太少,以保生活質素。
市民同供款 保留強積金
他指出,此方案不怕因額外徵稅而遭商界反對,而市民一同供款亦可令政府安心,「政府擔心團體(就基本生活金)年年叫更高價,如果有一半(開支)打工仔有份支付,便可以平衡」。
其實類似方案早於澳門實行,現亦由周永新作檢討。澳門政府早年實行僱主僱員共同供款的社會保障基金,並逐步納入自僱人士、散工等,65歲長者每月可領3000元,但多年來九成開支由政府承擔,澳門檢討因應人口老化及政府財政承擔超負荷,逐步提高僱主及僱員供款比例。
6至8個月內交報告
至於額外福利如醫療保障,周永新認為不應納入退休保障的推算,免問題太複雜致延誤,預計6至8個月可交報告。
他又認為扶委會外判研究不無道理,「任委員自由發揮,10個人可以有12個意見」,他指日後分析所有方案後,委員可客觀地以數據比較論述,預料扶委會明年可提出一至兩個實質方案予公眾考慮,但他相信要市民承擔更多開支必遇激辯,未必能在梁振英任期內得到共識。
明報記者 袁柏恩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