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年47歲的May是一家跨國公司的市場部主管,月薪7.5萬元。她與母親、丈夫和大女兒同住在夫婦共同擁有的物業,現市值大約800萬元。她的小兒子則在英國進修。May亦有投資內地物業,目前有一個市值大約300萬元人民幣物業,為她每月帶來約1.7萬元的租金收入。May的媽媽現年68歲,雖然目前健康狀况良好,但May擔心若媽媽日後遇上健康問題,可能需要龐大的醫療開支。另外,May的一家都是澳洲公民,計劃退休後能舉家回到澳洲生活。
May除了強積金外,便沒有其他退休計劃的安排。她現時有3個理財目標:
1. 在60歲時退休,並能在退休後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
2. 檢討個人的保障安排,確保家人在生活上得到足夠保障;
3. 為媽媽作出適當的醫療保障安排。
筆者建議May先為媽媽作醫療保險的安排。因為醫保投保年齡有上限,最高為70至75歲,而且申請及核保需時,再加上保險有等候期,早點安排可確保盡早得到保障。May的媽媽目前並沒有任何保險的安排,所以建議她選擇一份保障較全面,以水平式收費的醫療保險(即保費是按參加時年齡而定),避免保費會隨着年齡而飈升。經計算,May媽媽的醫療保險保費需要約每月1,500元。
已有終身保險 可再買危疾險
至於個人保險方面,May目前已有一份500萬港元保額的終身人壽保險,以及公司亦已提供團體醫療保險給May及其家人。經過保障上的需求分析,May目前的人壽保險已經足夠應付目前需要,但May沒有作出任何危疾保障上的安排。然而,考慮到May的收入佔家庭收入約一半,一旦遇上嚴重疾病,May及其家人將面對很大的財政風險。因此,筆者建議May投保一份200萬元保額的終身危疾保險(既有儲蓄成分,亦有身故賠償),保費需要約每月8,975元。May亦可考慮選擇定期危疾保險計劃,保費在現時相對廉宜,但會隨年齡遞增及沒有任何現金價值。以10年期的危疾保險為例,每月保費大約4,500元。值得留意的是,雖然May的公司已提供醫療保險,但一旦May離職或公司政策上有所改變,這份保障將會受到影響,故建議May為自己個人多安排一份醫療保險,因為May公司的醫療保險提供的保障全面,所以May可考慮選擇有墊底費的醫保計劃去減低保費開支。
May希望在60歲時退休,將來可花多點時間陪家人和回饋社會。May希望退休時有一個安穩的生活,能夠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又預計退休後她的開支將會減少,扣除供樓、兒子教育、供養母親和稅項等開支,屆時每個月的生活開支約3萬元。若以平均每年4%通脹計算,假設平均女性壽命有86歲,到60歲時May需要預備約1,780萬元的退休儲備,才能達到理想的退休生活。
至於目前持有50萬澳元存款,雖然她打算退休後回澳洲生活,但因距離退休還有13年,目前澳元存款雖比港元存款息率高,但始終存有匯率風險,而且澳元目前還有減息空間,故建議May將部分澳元轉到其他較穩定的工具,如人民幣存款或政府債券如iBond,又或者以澳元計價的債券基金,這些方法都有助分散風險。
張言銘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