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約有33年歷史、由政府擁有的金鐘廊正式納入重建研究範圍。規劃署表示,隨着港鐵金鐘站一帶未來成為交通樞紐,有意在2019年租期完結後,重建發展為甲級寫字樓及商舖,因此邀請顧問提交意向書,就金鐘廊的重建規劃及未來設計提供意見。測量業界認為,金鐘廊有潛質作為媲美中環的甲級寫字樓,以現時市價估計,重建後金鐘廊每呎樓面地價可達1.5萬元。
金鐘廊於1980年興建,位於港鐵金鐘站上蓋,是本港首個建於行人天橋上的商場,連接金鐘太古廣場、統一中心、海富中心、添馬艦等多個地方。金鐘廊去年由會德豐旗下品牌連卡佛承租,為期7年。
料樓面價每呎1.5萬
政府上月發布財政預算案時,表明考慮重建金鐘廊。規劃署昨日就「金鐘廊重建規劃及設計」招標,邀請顧問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4月8日截止。根據規劃署招標文件顯示,金鐘廊租期即將於2019年屆滿,隨着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及沙中線將分別於2015年及2020年落成,未來位處市中心的金鐘廊將成為重要交通樞紐,現時是時候檢視未來金鐘廊的發展用途。
規劃署表示,現時市面對甲級寫字樓需求殷切,政府有需要在中環以外尋找合適地點,當中金鐘廊有潛質發展成為甲級寫字樓,從而釋放商業潛力及加強金鐘的商業地位。不過文件指出,重建金鐘廊仍受制多個因素,包括金鐘廊地下的鐵路站、巴士總站等設施,以及會否影響市民使用行人天橋等。
現租期2019年屆滿
規劃署並要求顧問研究金鐘廊方圓400米以內的行人道路連接,即包括由中環大會堂、皇后像廣場、遮打花園以至香港公園、星街一帶連接金鐘廊的道路,是否能應付未來金鐘作為商業中心的需求。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由於中環甲級寫字樓供應長期缺乏,金鐘廊有潛力發展成為媲美中環的甲級寫字樓,加上該處交通方便,而且行人連接系統足夠,以現時市價估計,料重建後每呎樓面地價可達1.5萬元。
測量師:宜撥部分作商舖
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前主席潘永祥說,金鐘廊發展成甲級寫字樓,的確可紓緩市場對中環甲級寫字樓的需求,但認為政府需平衡區內對商舖及食肆配套的需求,建議政府撥出一定比例作商舖用途。他續說,重建金鐘廊的難度,需視乎當年政府在金鐘廊的樁柱有否預留空間,若有則難度不大。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