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打沉燃油期貨大計 商交所「爆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6日 06:35
2015年04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商品交易所原本是2008年乘着市場追捧資源熱,加上獲上市公司泰山石化位於內地的油品倉庫配合及支持下醞釀成立,但是在內地不許境外交易所運用境內倉庫作交割倉,致商交所未出世便打亂陣腳,轉而推出黃金及白銀合約應市,但是其產品規格與市場主流產品存在差異,交投未見大熱,致該所在成交不足,又未能有足夠營運資金支持下而「爆煲」。


曾俊華曾拍片支持 紐約專才助陣

商交所原先在2008年6月,由曾任泰山石化(1192)總裁的張震遠宣布面世,當年曾獲財政司長曾俊華拍短片支持,實現香港市場進一步打開商品市場的野心。商交所更曾找來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專才助陣,甚至覓得上市公司俄鋁、內地的中遠集團、中國工商銀行等大機構入股支持,可謂「粒粒皆巨星」。然而商交所未出世即遭遇挫折,內地監管機構明言不許境外交易所運用境內商品倉庫進行交割,令其開發燃油期貨的大計被完全打消,甚至打亂陣腳。


金銀條產品未成主流 成交漸減

商交所其後從證監會取得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在2011年5月18日正式開業,並以32金衡盎司金條及1000金衡盎司白銀條作為主要交易產品,但是有關產品與市場主流產品有明顯差距。即使開始時交易活躍,但是隨着時間推移,成交遞減。


該所在欠缺收入,又未有新產品推動成交之下,致資金不足而需要停業,並且引發監管機構插手調查。該所最終於2014年4月被高院領令清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