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險非賭博 屬風險轉移機制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9日 06:35
2013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些人或會認為買保險是「博彩」的行為,投保人以自己的死亡、發生意外或患病的機會率去「賭一鋪」。雖然保險及賭博均涉及機會率的計算,但兩者卻大相逕庭。


保險是投保人把自身承擔的潛在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以繳納相對較低的平均成本(即是「保費」)來將潛在的損失風險轉移;賭博卻是一種投機行為,賭博的人希望以較少的金錢來博取更大的利益。


保險是一種財務風險轉移的機制。投保人通過繳納保費,把個人潛在的損失風險,透過保險公司進行風險匯集及分散,然後與一眾投保人、保險公司及再保險公司共同分擔。投保人的財務承擔因此得到確保,投保人的個人財務承擔能力也可在投保時進行評估,有助作出個人理財安排。


將高風險人士排除風險池外

保險公司如何計算每名投保人需要承擔的保費?保險公司主要是根據過往發生的同類意外或身亡事故,意外發生的頻率及規模,有關賠償的成本及可能參與保險計劃的人數等去進行風險預測及估算,再折算為每名投保人需要承擔的保費。


為避免因個別人士的身體健康狀况或參與高危活動,導致所有投保人的保費負擔增加至不合理的水平,保險公司通常選擇將個別高風險人士或高危活動排除於風險池外,免卻大多數投保人共同承擔少數人的財務風險。保險公司亦可根據個別風險選擇收取額外保費(俗稱「加loading」),以反映該選擇的額外風險,讓個別人士(例如吸煙者、身體健康狀况欠佳或從事高風險行業等的人士)亦可受到保障。


不少人認為投保時首要考慮的是價錢。保費金額固然重要,因為買保險要視乎自己的財政狀况及能力。不過,保費的定價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險公司所承擔的風險,而有關的風險又與保單的保障範圍密不可分。因此,最合適的做法是,先從自身保障需要的角度出發,認清所需的保險類別及保障範圍,再就不同保險公司的同類保險產品作出比較,從而選擇最合適自身需求的計劃,絕對不應只看保險產品名稱或因為保費便宜便決定投保。


定價反映保障範圍及風險

當然保險公司也須與時並進,經常檢討產品及受保事項,以切合客戶所需;而投保人也要明白,當保單的受保範圍愈廣泛,投保人需要承擔的保費便會相應提高。保險並非賭博,而是協助投保人把潛在的風險與一眾投保人及保險公司分擔。當不幸的事件發生,保險的賠付雖然無法挽回人命的傷亡,卻可以帶給受益人財政幫助,讓他們的生活不會因家中重要成員遇上重大變故而受到影響。


中銀集團人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