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寶光實業(0084)獲猛人基金博裕資本加盟,這家曾為大藍籌、但1997年金融風暴後股價不斷「潛水」的企業,再次引起傳媒和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當年被一場大風暴近乎擊潰後,寶光用10多年時間自我重整,終於在2011年初把業務扶上正軌,更獲多家基金賞識,領軍東山復出的就是寶光現任主席黃創增。
重新出發的寶光與昔日判若兩人︰不同於以往事事都愛參一腳,現在它返璞歸真,只專注發展本業。過去愛辦足球隊的黃創增期望,博裕加入後可成為「好教練」,將寶光訓練成世界級球員。
寶光在七八十年代曾是本港大藍籌。後來發生亞洲金融風暴,黃家在泰國擁有的大量物業因泰銖暴跌而大幅減值,身家不但嚴重縮水,更要背負纍纍債務。
當時寶光因持有一成曼谷置地股權,破天荒錄得近30億元虧損,股價從此一蹶不振,有如家族命運的寫照。經此一役,黃家決定將曼谷置地從寶光剝離,寶光在重組後只集中發展本業時間廊和眼鏡88,非核心業務則由家族其他公司持有。
85年進公司 即被剔出藍籌
憶起10多年前家族生意的風雲變色,黃創增臉上猶有幾分黯然。箇中的無奈,他大抵要比任何人更有深刻感受︰「我在1985年加入公司,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寶光被踢出藍籌股。」1997年寶光走入命運轉捩點,黃則剛好在前一年開始擔任公司行政總裁。之後,遍體鱗傷的寶光還要捱過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及2003年SARS,每個關口都迫使黃更認真反省公司需要。「我們不得不學會嚴肅看待自己。找出公司比人優勝之處,在我們核心業務中成為行業領導者,這是我們要做的事。」
08年海嘯後擴張 成行業龍頭
正因學會心無旁騖,當2008年金融海嘯來臨時,寶光不但能站穩住腳,更找到擴充機會。2009年3月之後的半個財年,公司已迅速恢復元氣,錄得盈利改善。黃並指出,由於2009年進一步擴大發展,手表及眼鏡業務的市佔率均有所提高,在本港一躍而成業內龍頭。
到2011年3月底止財年,寶光重組以來純利首次逾1億元,終於達到收支平衡。黃認為公司是時候東山再起,於是開始進行投資者活動及各類推廣,打破自1997年起一貫保持的低調和沉默。也從這時開始,股價開始再現動靜。
黃表示,過去業務重組未見成效時,不希望過於高調。「寶光業務組合相當繁複,收支平衡的門檻很高,太早做推廣,我怕達不到盈利目標,講太多只會令公司失去信用。」雖然一直以來只是默默耕耘,但也有別具慧眼的基金主動叩門,從寶光股價尚在0.4至0.5元水平入股,並持有至今。昨日寶光收市價為3.01元,即利潤已翻了近6倍(見圖)。
看中江澤民孫的內地人脈
他說,有意與寶光合作的基金投資者不少,但由於公司沒有融資需要,故沒有批股。之所以選擇與博裕資本合作,乃是看中對方在內地具有強大的人脈資源。博裕由國家前主席江澤民長孫江志成創立,成員不乏「巨星」,包括聯想(0992)及中國平安(2318)前高層馬雪征及張子欣。
比喻胡國雄 有好教練發展更好
博裕加盟後,市場均期望寶光能有一番大作為,甚至重返藍籌。訪問當事人,黃創增的願望卻要比想像簡單得多︰「能否成為藍籌不是我們的目標,重要的是成為行內最出色的公司。」說到這裏,他不期然想起為寶光過去創立的「精工足球隊」效勞的傳奇球星胡國雄,七八十年代他曾代表香港在東南亞贏得多個冠軍,惜因精工隊在1980年代中解散而退役。
「胡國雄很有天分,本有條件成為世界級球員,可惜當年沒有被送到外國訓練。」黃憶述道,「寶光也是有天分的球員,我希望博裕可充當好教練,把它訓練成潛能和體力兼備的球星。」
明報記者 陳悅、陳偉燊
攝影 葉思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