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雙非並非發展醫療產業正途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7日 12:00
2013年03月17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私家醫院地招標,反應不如幾年前制定相關政策時估計的理想,有人認為是因為沒有了「雙非」孕婦的生意。私家醫院提出的服務收費比之前想像的貴,也有人認為是因為沒有了「雙非」孕婦的生意。

 

   我要清楚的告訴大家:「雙非」孕婦的生意肯定是沒有的了。我和政府下了決心,原因很簡單:香港的社會代價太大。

 

   我在叫停「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政策之前,一年30,000「雙非」嬰在港出生,至去年底已累計超過20萬人,產科醫生醫院賺一筆,出生的嬰兒拿了永久居民身分,有享受醫療和教育等權利,香港社會的負擔沉重,小一派位僅是一例。今年派位問題剛解決,明年再多幾千人跨境入讀小一,如何是好?

 

   用居留權換「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以「雙非」產子拉動醫療業務,並不是發展醫療產業的正途。如果沒有了「雙非」這個客源,就不能發展醫療產業,我們就要認真檢討醫療產業的構思,不必勉強,也不能勉強。

 

   說到底,我們發展任何一個產業,不能只看業界利益,必須看整體社會利益,也必須看直接和間接的社會代價。有了實踐的結果,就要實事求是的檢討。檢討的標準是:亦將有以利香港乎?

 

  (以上是行政長官梁振英3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