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媽媽伴胖兒 「瘦身」大作戰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7日 12:00
2013年03月17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快將八歲的莫卓璋,胖嘟嘟的樣子乖巧可愛,唸幼稚園時當過模特兒,可是現時體重33公斤的他,比標準體重超出了近四公斤。莫太坦言,若不是帶他做健康評估,根本不知道兒子超重。莫太於是從控制飲食着手,每餐多菜少肉,又陪兒子做運動,希望他在暑假前能成功「瘦身」。

 

  「我覺得自己有點胖,試過感到褲頭很窄,要縮起肚子才穿得下。」小學二年級的莫卓璋臉圓圓、眼瞇瞇,胖嘟嘟的樣子乖巧可愛,唸幼稚園時曾被「星探」發掘,當過模特兒。

 

   卓璋的媽媽坦言:「若不是帶他到衞生署做健康評估,不會覺得他胖!只覺他可愛,直至有專業意見說我的兒子超重,並不健康,我才開始擔心。看他多跑幾步便氣喘,體育成績只得『B-』,我真不知如何面對,於是便叫他立定決心減肥!」

   快將八歲的卓璋,身高126厘米,體重33公斤,比標準超出近四公斤,高峰時期,卓璋體重達34公斤,當時他才四歲。莫太指卓璋很饞嘴,半歲時已食量驚人,最愛吃炸薯條,程度可以「失控」來形容。

 

   幸好卓璋不偏食,也喜歡吃蔬菜水果,莫太於是先從飲食入手,每餐多菜少肉,並減少煎炸食物,改以蒸煮為主。晚飯前先給他吃水果或喝湯,而且只讓他吃七至八成飽。

 

即煮蔬菜  保持營養

 

   卓璋就讀的沙田循道衛理小學,參加了衞生署和教育局推出的「至『營』學校認證計劃」,並獲得認證資格,成為「至『營』學校」,顯示學校在行政措施、提供健康午膳和小食,以及教學宣傳方面,均達到客觀指標,締造合適環境,讓學童實踐健康飲食。

 

   校長簡佩芬表示,不會擔心小朋友營養不良,反而擔心他們吃得太多肉和不喜歡吃蔬菜。「我遇過一名學生,無論在學校還是家中,從來都不吃蔬菜,縱使老師鼓勵,他還是拒絕,結果在老師不斷鼓勵下,終於嚐了第一口,現在便肯吃蔬菜了。」

 

   為了讓學生吃到更新鮮美味的蔬菜,校方預備了兩個大電飯煲,午膳供應商可即場把蔬菜灼熟。另外,學校每星期有兩天「水果日」,要求供應商逢星期三提供水果,逢星期五則由家長自備水果,透過家校合作,營造健康飲食文化。

 

帶氧運動  趕走脂肪

 

   老師亦會提醒家長準備適當份量的午膳,鼓勵學生把食物吃光,不要浪費,也可以減少廚餘。同學反應踴躍,紛紛把果核和果皮丟進課室門外的收集箱,用作校園有機耕種的堆肥。

 

   對於學校今年推行的健康生活主題,莫卓璋有自己的體會:「健康生活就是要多吃蔬果,不要只顧躺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東西,要多做運動和減肥。如果太胖,褲頭會窄得好像令我不能呼吸,『肚腩』凸出來也不好看。」

 

   除了控制飲食,莫太也經常陪兒子到附近的公園跑步、踏單車和打籃球,希望令他多流汗,消除脂肪,慢慢減磅。「這個學期,他的體育成績已有進步,不再拿『B-』,而是『B』。本來扣不上褲頭鈕的校服褲,現在也變得合身。」

 

   不過,卓璋還要繼續努力「瘦身」,莫太的目標是要兒子在暑假前達標,多減2.7公斤,做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至營計劃  世衞嘉許

 

   衞生署表示,兒童肥胖會增加健康風險,科研報告顯示,年幼時超重,成年後明顯有較大機會過重或肥胖,而肥胖的成年人有較大機會患上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及癌症等長期疾病。

 

   該署2012年12月公布的小學飲食模式評估研究顯示,小學生的健康飲食行為有所改善,學生的肥胖比率呈下降趨勢,2011至12學年的小學生肥胖比率降至20.9%,而2009至10學年和2010至11學年的比率分別為22.2%及21.4%。但每五個小學生中仍有一個超重。

 

   目前共有超過200間小學參加了「至『營』學校認證計劃」,佔全港小學數目約三分之一,當中73間已成功取得認證資格。計劃去年10月獲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頒發特別嘉許獎項,表揚計劃對建設健康城市的貢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