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的校園,總讓人依戀。
三月天,春暖花開,當維園的花卉展百花爭艷,引得人們像狂蜂浪蝶,圍着一盆盆花團團轉,中大人都知道,香港還有另一個繁花似錦的地方,靜默地等待我們回去,回到那美好的校園。
這個山頭,並不僅屬於中大人,也是香港人的後花園。
才畢業一年的Ellis知道我想寫中大的春天,高興不已,「中大實在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好想讓人認識到它美麗的一面」!
中大雖是個校園,但人人可以自由進出。這天早上,風和日麗,Ellis先帶我們到未圓湖找雀鳥,「趁早上太陽還未猛烈,會有更多雀仔出動」。來到水塘池邊,就見到兩個觀鳥者已準備就緒,找好位置,擺好腳架,看來他們早就知道這裏是個觀鳥好地方。
Ellis是中大生命科學系的畢業生,雖然正職是海豚研究員,但仍常常回到中大,為這裏的生態出一分力。近來,他正在「數蝴蝶」:「中大的生物很多樣,有192種樹木,是全港樹木品種的三分之一,還有90種雀鳥,和80多種蝴蝶。」今年初,他與同是校友的Gary和Jeannie,另外在網上開設「中大生態地圖」專頁,定期把中大的鳥語花香公諸同好,短短一個月就吸引逾千個粉絲。讀書的時候沒有好好細看,上課下課總走馬看花,不過,三個版主是有心人,充當龍友在中大四處跑,把拍來的花花草草大特寫,實時放上網,二月有知行樓外的櫻花,驚蟄有被春雷驚醒的沼蛙,讓中大山頭的一草一木重新被發現。
「中大生態地圖」 一個月吸千粉絲
中大生態的重要,並不止於讓師生校友懷緬校園。已故著名植物學家胡秀英博士,2004年在中大發起樹木計劃,全面調查和統計中大的樹木品種,開始喚起校內外對中大植物的關注,因為物種多樣,這裏其實是整個香港生態環境的一面鏡子。樹木計劃召集人左治強曾說,動植物的多樣性,是環境污染的指標,有必要繼續累積蒐集資料,「雖然本港漁護署也有這種資料庫,而坊間或能找到相關書刊,但結合樹木與鳥類的資料則較少見。大自然是一個整體,樹與鳥,關係密切,把兩者結合展示,讓人明白生態循環的重要。」
未圓湖
未圓湖是中大最有名的景點之一,位於火車站外,是一個人工湖。這個湖及周邊公園地方偌大,有花有草有石有水有橋有亭,是不少留鳥棲身、候鳥過冬的地方。Ellis說,早上或黃昏是觀鳥的好時機,中午陽光猛烈,雀鳥會躲在樹叢中。
白胸翡翠 展翅化彩雀
站在樹枝上,白胸翡翠身上披着棕色羽毛,胸口雪白。一隻彩藍色的鳥突然飛過,Ellis和Gary舉機就拍,「牠飛了!」這是什麼鳥?「剛才的白胸翡翠呀!」原來一旦展翅,牠就化身藍色彩雀,「很多人都喜歡影牠,因為牠夠靚」。
鷺鳥 圍湖築巢
鷺鳥會共用一個鷺林營巢,所以在未圓湖,能看見數種鷺鳥,如池鷺和夜鷺。牠們一般會在池塘找尋細小的魚蝦當食物。在未圓湖外,崇基教堂旁有條小溪澗,我們還遇見了大白鷺,牠身形較大,我們像置身動物園,近距離看它在溪澗捕魚開餐。Gary說,大白鷺不時也會飛到未圓湖。
紅耳鵯 高髻紅屎忽
走到獅子亭附近,幾棵像人般高的灌木又有鳥的蹤影,除了常見的麻雀,還有人稱「紅屎忽」的紅耳鵯(右圖)。Gary彎下腰,指着地上的紅耳鵯,「你看那隻,頭頂的毛像gel了頭的那隻,所以有些人也叫牠做『高髻倌』」。
本部.大學道
杜鵑 漫山遍野
地點﹕本部校巴站、崇基教堂、新亞校巴站等
初春,中大杜鵑遍山紅紅粉粉,崇基教堂外、新亞校巴站都有,不過杜鵑一般只開花約三星期,今年中大二月中就開始盛放,尤其紅杜鵑更早開早落,所以現在不少杜鵑已開始落花。不過,這天來到本部鹿鳴廳外的校巴站,杜鵑依然燦爛,Ellis還數出了六種杜鵑的顏色。在這兒等校巴的同學,隨時也可以拍張人比花嬌照啊。
簕杜鵑
葉紋花包
地點﹕聯合路近迴旋、邵逸夫夫人樓天台等
若你錯過了杜鵑花期,不要緊,簕杜鵑還會多開一段時間,顏色一樣嬌艷。Ellis說,簕杜鵑紅彤彤的其實是「花包」,「花包」像葉子有葉紋,它們包着的白色小花才是真正的花。像圖中聯合路外的簕杜鵑開得燦爛,甚至爬上旁邊的大樹生長。
本部•百萬大道
每逢有關中大的新聞,總會在電視裏見到這裏——百萬大道。百萬大道東接醫學樓,西接大學圖書館,周邊都種有不少春天開花的樹木。
這裏可見大學園藝部的心思,大道兩旁的大樹威風凜凜,路邊植物高矮有致,教學樓外各有特色,有的種滿紅玫瑰,有的以一團團的紫色馬櫻丹點綴。
野玫瑰 浪漫不減
地點﹕田家炳樓
大學圖書館背後,田家炳樓外,原來種有正開得燦爛的紅玫瑰,Gary嘆說,「可惜趕不及情人節開花!」不過,與一個男生結伴同行的女生路經,依然歡喜不已,「很美啊!」
宮粉羊蹄甲 大樹造勢
地點﹕百萬大道
寬闊的大道兩側種滿大樹,來到春天,百萬大道更添一分詩情畫意,因為宮粉羊蹄甲都來到開花的季節,還有洋紫荊和白花羊蹄甲點綴。宮粉羊蹄甲樹幹高但易折,中大打算若風季有羊蹄甲倒塌,就以紅花風鈴木取而代之,不過Ellis似乎不喜歡,「紅花風鈴比羊蹄甲矮一大截,百萬大道要種大樹才有氣勢」。
小白腰雨燕 無腳雀仔
地點﹕大學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除了是藏書之地,也是雨燕藏身之所。圖書館外的兩邊簷篷,堪稱是全香港最多小白腰雨燕的聚居地,多達200隻,比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外的100隻還要多一倍。Ellis說,雨燕就是所謂「無腳的雀仔」,牠們雖然有腳,但短小無力,要靠從高處點滑翔才能飛行,所以只居於高處。大學圖書館年前擴建,左邊的簷篷被拆,為了補償,員工在右邊的簷篷置了幾個人工燕巢,讓牠們搬遷建巢,更快重建安樂窩。
文 陳嘉文
圖 葉思雅、受訪者提供
編輯 潘建文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