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派息回購 乃糖衣毒藥?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6日 06:35
2015年04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企業的資本可以創造價值,但當企業的資本持續變成回報一部分的時候(例如派息、回購股份以托高股價),就會大大削弱資本創造更大盈利的能力。因此,許多傳統科技公司即使坐擁巨額現金,仍堅持百分之一百保留盈利作科研預算,不會輕易回饋股東。


資本可創造價值 不應亂派

貝萊德行政總裁芬克(Laurence Fink),計劃向全美500大企業的CEO致函,呼籲各大企業老闆三思,勿為了取悅股東而輕易把企業寶貴的資本拱手相讓。


近年活躍投資者大行其道,高調要求企業重組改革,有管理層最終受不住壓力而屈服,同意擴大股份回購預算、增派股息;亦有管理層以個人分紅利益為交換條件,各取所需。


蘋果屈服股東要求 帶壞頭

以蘋果公司為例,庫克(Tim Cook)接掌集團行政總裁職位後,即屈服於活躍投資者伊坎(Carl Icahn),大規模回購集團股份,在科技企業領域裏,影響深遠。從此派息或回購股份態度有欠積極的科技公司,成為了一眾活躍投資者與貪圖短期利益的小投資者攻擊的目標。


芬克認為,企業管理層過分慷慨回饋股東,對整個社會經濟影響深遠。首先,企業長此下去,將慢慢喪失創新創造力,缺乏發明新產品的誘因;另外,企業用於培訓人才的資源被削弱,長遠整個社會的勞動階層,平均技能水平趨降;最後,企業缺乏發展動力,連累整個社會的長遠發展。


削企業盈利能力 禍及經濟

芬克認為,企業對股東慷慨,股東其實得物無所用,因為在利率偏低的環境下,股東獲得的額外回報,最終也是沒有出路。因此,他大膽建議,不妨針對短線投機的行為,持股不足3年賣出股票套利者,所得收益視為應課稅入息(稅率較資本增值稅高)。


政府開徵新稅,固然是為了增加庫房收入;其次透過抽稅,政府可以達到獎勵或懲罰某類行為的目的。根據芬克的建議,針對短線持股投資者徵收重稅,最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長線投資者(例如退休基金)利益,免被急功近利者破壞企業長線回報能力而受到牽連。


不過,有關稅務安排有可能嚴重打擊短炒行為,投資者或會採取先行套利的策略,之後股市交投量更可能大跌,市場將變得一潭死水。


但願有心人不要「好心做壞事」,矯枉過正。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