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鄧忍光「干預」尚欠實據 編輯自主勿淪為政治工具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6日 06:35
2013年03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電台又起波瀾。廣播處長鄧忍光被員工質疑推行政治任務,干預港台的編輯自主和創作自由,指摘具體,性質嚴重,但是迄今未見員方提出具體證據,而鄧忍光的回應,使事態形同各說各話。雖然港台蛻變為公營廣播機構已經落空,但是公衆對港台的期望仍然甚高,因此,港台員方對鄧忍光的指控不應不了了之,若有真憑實據,應該公告周知,讓公衆評斷他是否繼續適任廣播處長。若吞吞吐吐,致令事態未能釐清,則予人是否摻雜其他因素的聯想,這樣只會挫損港台的公信力。


施永遠應無畏無懼

披露鄧忍光干預「罪證」

港台員工指摘鄧忍光「4宗罪」,其中指他建議把《鏗鏘集》和《頭條新聞》轉到亞視播放,員方猜疑鄧忍光想藉此逐漸將之「陰乾」,可以理解,鄧忍光只能以並非「永久安排」的技術性否認來辯解,間接證實確有其事。因此,鄧忍光就此事的動機和目的,確有值得可議、可疑之處,不過,若說「政治任務罪名成立」,尚需確切證據,而此事只涉及播放安排,也與編輯自主、創作自由無關。


至於在《城市論壇》擺空櫈和在《頭條新聞》構思以希特勒的元素製作節目,這兩件事,廣播處長作為港台總編輯介入過問,是職權和職責所在。《城市論壇》擺空櫈是罕有做法,嘉賓本來就沒有答應出席,空櫈仍然擺出來,此一舉措蘊含政治意涵,除非港台節目製作守則容許作政治宣示,否則鄧忍光過問查詢,看不到有何不妥。


以希特勒等納粹元素製作節目,港台員工說只是構思,並未實行,管方則說構思已經過層層審批,到最後階段才被發現。哪一個說法符合事實,外界無從查證。希特勒等納粹元素甚為敏感,即使用於搞笑,也要十分謹慎,免招話柄。鑑於構思有問題,而且經過了層層審批,若鄧忍光要求了解構思經過,出發點為提醒員工,不應該受到非議,員方認為了解構思經過乃「思想審查」,則事態是否不必要政治化,值得關注。


至於另一宗罪是資深港台人施永遠署任助理廣播處長近一年仍無法坐正,員方質疑因為施永遠拒絕執行鄧忍光要求的政治任務,鄧忍光高調反駁,指自己都沒收過政治任務,何來政治任務給施?鄧又說任何公務員若不服升遷決定,可以按機制向公務員事務局上訴。施永遠不願多談仕途,但通過罕見方式向鄧還擊,出席商業電台節目,公開表示現時是他加入港台以來感到壓力最大的時候。昨日,施永遠一再被問到未能「升正」是否和他與上司意見不合有關,施永遠說相對於香港的核心價值、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個人升遷是微不足道的事。


港台應珍惜編輯自主

切勿自毁長城

鄧忍光被指控的4宗罪,以施永遠的指控最嚴重,因為若有證據,最能證明鄧忍光在港台執行政治任務,但是施永遠說得含糊其詞、吞吞吐吐,只表示若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例聆訊此事,在得到法律保障才會交代,以免被控告誹謗云云。其實,施永遠所暗示政治任務、政治干預,關乎香港的核心價值,誹謗與之相比也微不足道;還有十分重要的是,施永遠的說法若屬實,即使被控告誹謗,也何足道哉!因為「真話、誠實是對被指誹謗的最佳答辯」,另外,設若施永遠披露鄧忍光的罪證後被控告誹謗,相信法律界不乏正義之士,會挺身而出協助施永遠打官司。施永遠若能夠使鄧忍光的「罪名」成立,必然群情洶湧,政府必須處理,屆時除了港台可免再受政治干預,香港的言論、新聞、創作等諸般自由,也會得到更大空間。從這個角度審視,施永遠應無畏懼的理由。


鄧忍光以政務官空降港台,出任廣播處長之後,今次是第二次重大事故。上一次是1年多前「烽煙」節目主持人周融和吳志森離開港台,港台的說詞是「主持人太多偉論,要多聽聽衆聲音」,坊間輿論則大多認為事態實質是政治清洗。當時即使政治因素明顯,但是港台員方卻認為可以理解,更出面應付外界質疑,管理層安坐幕後,毋須拋頭露面便請走了「政治麻煩人物」。當時正值港台重新招聘公務員,員方爭取合約員工轉職為公務員,另外,兩名離職主持人的空缺由港台公務員接替,涉及現兜兜利益,有人認為是導致政治清洗輕易落實的原因。


當時,前輩「烽煙」節目主持人吳明林認為,「港台內部有兩派,一派推動公營廣播,另一派盼做公務員,今次是公務員派潛藏想法萌芽。」吳明林三言兩語就道出了事態關鍵,今次波瀾再起,這個論斷是否適用,有探究空間。編輯自主是港台的命脈,不應該因人因事或一時一地而異,更不應該淪為政治操作的槓桿。若編輯自主成為政治工具,則港台是自毁長城。期望港台有識之士切要警惕。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