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舊大澳警署早前變身大澳文物酒店,而舊流浮山警署關門已逾10年,只有天文台自動氣象站仍在運作。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說,正和政府及區議會商討,希望以類似「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方式,活化舊流浮山警署成為酒店和餐廳。他說規劃署2011年完成「改善流浮山鄉鎮」研究,但至今未有落實,他不希望該研究「攤凍」,冀一併發展。
1962年建成的舊流浮山警署,本是反偷渡前哨陣地,天台設瞭望碉堡,但因流浮山警署與天水圍警署於2001年合併,淪為「二人警署」,至2002年關閉。由於警署位處流浮山大街附近的小山崗上,面海一方能遠眺后海灣、蛇口、深港西部通道景色。建築物內更設有報案室、會議室、入彈處及退彈處和羈留室等,共十多個空間可建成酒店房。
未獲評級 飽覽后海灣景色
2008年,發展局推出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政府斥資6600多萬元活化舊大澳警署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於去年開幕。舊大澳警署在活化前是二級歷史建築,舊流浮山警署未獲任何評級。
梁志祥說,明白大澳文物酒店的周邊環境,較舊流浮山警署「靚少少」,但認為日後酒店發展並非純粹度假用途,亦可考慮配合附近環境,如尖鼻咀等,設計考察和體驗生活的遊客活動。他亦承認鄉民關注若把警署發展成酒店可能「搶生意」,但稱日後酒店的餐廳可提供燒烤餐和西餐廳等,吸引不同遊客。
規劃署完成研究未落實
他指規劃署2011年完成「改善流浮山鄉鎮」研究,當時研究指流浮山可分4區發展,其中流浮山正大街可增設門廊廣場,舊流浮山警署則可活化為主題餐廳,時任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亦曾到訪警署。
梁志祥已建議元朗區議會運用1億元「社區重點項目」撥款,活化舊警署,但明白建議「服務面較窄」,未必獲其他議員支持。
信和集團早前成立非牟利機構「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負責發展大澳文物酒店,但雙方帳目「分家」。梁志祥說,曾與信和及新鴻基探討活化舊流浮山警署,但未有細節。他認為警署若能以類似方式保育,令鄉民有機會參與營運非牟利機構,「持份者原則上不會反對」。
明報記者 陳洛明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