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遷拆賠償押新村 換來滲漏鐵皮屋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4日 21:35
2013年03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50餘歲的曹送娣自出娘胎已在舊菜園村生活,一家四口由昔日數千呎的兩層石屎村屋,擠進新菜園村內只得400方呎的臨時鐵皮屋,地方擠迫,結構不穩,卻一直無法重建固定居所,令她一直非常擔心。


四口家住數千呎搬400呎

由於舊居所在地屬政府所有,無法取得土地賠償,只得到50餘萬元的特惠補償金,她哭訴已經「一鋪過」將所有心血投放在新村。「補償金連購買新農田都不夠,只能拿出棺材本,買地建屋及耕作。」她嘆謂,外間以為村民得到巨額賠償仍不心息,更聽過不少「難聽的說話」,卻不知他們的生活如何困苦。


79歲的游叔,以往在漁農署任職,10多年前退休,本想在菜園村度過閒適生活,他憶述昔日在舊居門外種滿油柑樹,生活寫意,卻遭遇遷拆風波,由以往的石屎村屋,被逼搬到鐵皮屋,形容這些臨時屋,最多只可住7至8個月,廁所天花板已出現裂縫,要自行用玻璃膠修補。「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從四方八面撇進來,一吹起西南風,家具隨時東歪西倒。」


結構不穩現裂縫 更念舊居

游叔的兒子游偉民表示,2009年清拆舊居時,政府共賠約600萬元,但大部分資金已投資於新村,但回報只有一間簡陋鐵皮屋,更形容夏天實在「熱到死」。


游偉民形容,新居的慘况令他更捨不得舊居。他憶述,舊居早在60歲的大哥出生時已建成,經歷過風吹雨打,更試過颱風時吹塌天花板;經歷多次修建,變成一座穩固的居所,卻因一條高鐵而難敵清拆的命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