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稱「光頭佬」的盧貴和在黃大仙經營6個菜檔,4年多前見生意漸上軌道,有見與內地蔬菜加工廠工人「雞同鴨講」,毅然以42歲之齡重返校園,於香港公開大學進修普通話。受惠於公大計分制,他最後一口氣花了4年半時間完成工商管學士(BBA)及碩士課程(MBA),不但學懂按銷量統計疏菜入貨,又在人力管理課中悟出視真心善待員工的道理,不再如過往大罵員工,更重要是知識一點一滴改變他的世界,正考慮再向博士課程進發。明報記者 勞雅文
現年47歲的和哥經歷過1997金融風暴及2008金融海嘯,在眾人失意之時,他卻認為是其「得意」之時。他會考「肥佬」,中五畢業後做過文員,學人炒股,一場金融風暴輸掉二三百萬身家,其後接手祖母的菜檔,在毫無經驗下自言如被「逼上梁山」。捱過首3個月收入僅夠生活開支的日子,和哥接連在區內開分店,爭加市場競爭力,10年間就成為6個菜檔的大老闆,生活變得無憂,閒時遛狗。
報讀公大普通話 踏上進修路
怎料在2008年又遇上金融海嘯,他忽然感到看不到發展前景,加上在內地設蔬菜加工廠的他常與工人「雞同鴨講」,便毅然報讀公大普通話短期課程,踏上進修路。和哥其後相繼完成英語及電腦課程,在累積學分制下,最後以4年半時間完成了工商管學士及碩士課程。
學懂統計 按銷情入貨
不過和哥坦言,若被問及課程有否「實質明顯得着」時,總會回答「沒有」,但學習過程卻一點一滴改變他的世界。他說,過往全憑經驗管理菜檔,「什麼也說可以及做吧」,如小暑及大暑入貨選冬瓜,過去6個檔劃一入貨數目,但其實有些檔口不能賣出這麼多。在課程學懂統計後,他便按個別檔口銷情決定入貨量,現再沒如以往般每日賣剩一至兩成蔬菜。
另和哥於人事管理又有一番新體會,他坦言過往對員工較苛刻,「會指住伙記鬧這樣不可、那樣不可」,雖然僱員關係良好,但「不夠真心」。在課程中他從人力資源管理課領悟到員工替他工作,應善待員工,故現在會多關心員工,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問嘲笑者:這幾年做過什麼?
即將再戴四方帽,和哥憶述修讀之初,旁人未有看好,甚至被鄰檔東主取笑「幾十歲人(才讀書)」,但作為家中長子的他見兩弟也是碩士,個人也將碩士課程視為一件必須完成的事,故很享受學習。
回想當年他人的戲謔,盧說現時能自豪地反問對方﹕「書我就讀完了,但這幾年你又做過什麼呢?」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