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日公布2月的汽車產銷數據,1、2月的汽車銷售總量按年升14.7%,其中乘用車銷量大升近兩成,是年初車市的增長動力。中汽協形容前2個月的表現是「開門紅」,並預測今年增長可達7%,較過去兩年快。豪華車雖仍領跑市場,但增速較去年已大幅放緩。
2月受到農曆新年因素的影響,汽車產銷均按年回落。但由於1月的升幅強勁,1、2月全國汽車銷量為339萬部,一掃去年在低單位數增長率徘徊的頹勢。其中乘用車的表現明顯好於商用車,1、2月合併銷量按年升19.5%至284萬部,2月單月銷量為111萬部,按年跌幅8.3%。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表示,汽車工業今年開局良好,儘管不能因為前兩個月增長15%,而預測未來幾個月會有20%或30%的增速,但年初對全年銷量增長7%的預測,是很有信心達到的。
德系車市場份額升至19.9%
在乘用車方面,德系車延續去年的攀升勢頭,2月的市場份額升至19.9%,較排名第二的美系車高7.8個百分點。德系車的表現主要受益於市場對豪華車型的旺盛需求。奧迪、寶馬前兩月銷量分別按年上升16%和9%。
券商:豪車能維持20%增長
儘管豪車品牌今年表現比去年30%至40%的增幅遜色,但國泰君安汽車分析師陳歡瑜認為,從豪車現階段的銷量和中國GDP水平來看,豪車銷量增長仍有巨大空間,預計未來3年豪華品牌能維持20%以上的增長,是拉動車市的一大動力。
中國自由品牌1、2月的銷量按年增長27%至58萬部,市場份額比去年提高1.9個百分點,至29.7%。吉利(0175)昨日公布前兩個月的總銷量為9.5萬部,按年增加23%。美系、韓系、法系品牌1、2月的市佔率和銷量均有上升。
日系品牌 仍是大輸家
日系品牌仍是最大輸家,2月底的在華市場份額已跌至11.9%,僅排名第三,兩個月的合併銷量降幅為17%。陳歡瑜認為,這些數據反映日系車已結束因釣島事件大幅下滑的階段,開始微弱復蘇,預計年中銷量可與去年持平。但長期來看,日系車的下滑無可避免。
1、2月的商用車合併銷量按年下降5%至55萬部,陳歡瑜指儘管近兩年商用車多餘產能已基本消化,但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資的力度弱於預期,無法大幅拉動卡車的需求。3月是商用車銷售旺季,但訂單仍減少,反映市場氣氛仍低迷。
明報記者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